反应性攻击的激惹-攻击任务开发与检验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应性攻击是攻击的一种主要亚型,是个体在被激惹之后对他人做出的他人想要回避的有意伤害行为,是敌对的、愤怒的报复性行为反应,伴随着剧烈的负面情绪,具有冲动和不受控制的特点。反应性攻击往往和情绪管理失败以及内化症状,如焦虑和抑郁有关。此外,暴力犯罪中常见的激情犯罪也是反应性攻击的一种表现形式。反应性攻击不仅会影响攻击者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也有着广泛的不良影响,例如,增加社会动乱,造成集体经济财产损失等。故研究反应性攻击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激惹条件下的攻击任务常被用来测量反应性攻击行为,但这样的使用混淆了激惹条件下的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会对反应性攻击的研究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常用来引发和测量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实验任务是竞争反应时任务,但是在该任务中参与者进行攻击的动机是复杂的,参与者的攻击动机也并非全是反应性攻击的动机。除了竞争反应时任务,其他激惹条件下的攻击任务,如点减分范式和社交网络攻击任务也都存在同样问题,即攻击动机复杂,无法确定个体在实验任务中进行的攻击一定就是反应性攻击行为。总之,已有的实验任务作为反应性攻击的测量工具是存在问题的。为了更好地对反应性攻击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尝试开发专门用于引发和测量反应性攻击的实验任务——激惹-攻击任务。此外,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反应性攻击的有效效度指标,我们尝试弥补这一不足,开发与实验任务配套的效度检验工具。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的主要区别是攻击动机的不同。总结反应性攻击的相关理论观点,我们认为反应性攻击的动机包括激惹性动机和道德许可动机(以道德推脱为代表)两种,并将动机作为考察实验任务所引发和测量的攻击行为是否是反应性攻击的主要指标,同时编制可以测量这两种动机的效标问卷。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克服以往研究的不足,开发更有效地引发和测量反应性攻击的实验任务,同时开发配套使用的效标效度检验工具——反应性攻击动机问卷。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本文进行了三个研究:研究一旨在初步建构引发和测量反应性攻击的激惹-攻击任务,并通过访谈检验参与者在进行攻击反应时的动机,来判断实验任务中的攻击行为是否为反应性攻击。研究一包括两个子研究,研究1a为预实验,目的是考察初步形成的实验任务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访谈35名有效参与者发现,初步开发的实验任务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该任务激惹程度不足和生态效度较低;研究1b针对研究1a存在的问题对实验任务进行了修改,并对40名健康的在校大学生(13名男生,27名女生)进行了结构化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参与者在实验中进行攻击的主要动机是激惹性动机和道德推脱(道德许可动机的表现形式),且实验前后参与者的状态敌意(t(39)=-3.88,p<0.001)和状态愤怒(t(39)=-5.71,p<0.001)差异显著,这些结果初步表明激惹-攻击任务所引发和测量的是反应性攻击行为。研究1b明确了激惹-攻击任务的基本内容和操作规范,之后的研究都以此为实验任务操作标准。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编制了激惹-攻击任务的效标问卷——反应性攻击动机问卷,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研究二招募83名健康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其中44名男生,39名女生。研究结果显示,反应性攻击动机问卷的两个分量表都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激惹性动机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6,道德推脱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1。平行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问卷为两因素结构,有较好的结构效度(χ2=27.33,df=26,CFI=0.99,TLI=0.99,RMSEA=0.03,95%的CI为[0,0.09],SRMR=0.04),激惹性动机和道德推脱两个因素所包含的题项与理论构建一致,且各维度题项在所属维度上的因素负荷最低值为0.35。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问卷的两个维度有较好的效标效度。这些结果提示,该问卷可以作为激惹-攻击任务的效标效度检验工具。此外,在该样本中激惹-攻击任务具有良好的信度,所有正式实验试次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0,效标效度的分析结果再次支持了激惹-攻击任务引发和测量的是反应性攻击行为。研究三招募54名健康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其中22名男生,32名女生。使用研究二编制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反应性攻击动机问卷对激惹-攻击任务进行效度检验。此外,以竞争反应时任务为指标进一步检验激惹-攻击任务的效标效度。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正式实验试次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激惹-攻击任务得分与反应性攻击动机问卷的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且与竞争反应时任务激惹条件下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相关(r=0.29,p=0.04<0.05),与其测得的无激惹条件下的攻击行为的相关不显著(r=0.09,p=0.50>0.05),第三次支持了激惹-攻击任务引发和测量的是反应性攻击行为。总结三个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激惹-攻击任务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引发和测量反应性攻击行为的有效工具;(2)反应性攻击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激惹-攻击任务的效标问卷配套使用。
其他文献
股权被无权处分,引发股权归属问题。《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规定,名义股东处分其名下股权和一股二卖这两种无权处分情形,可以适用物权法中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也即善意的第
本学位论文主要讨论了具有变时滞的中立型分流抑制细胞神经网络系统和不具备全局Lipschitz条件的时滞分流抑制细胞神经网络系统,通过利用不动点定理和Lyapunov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反周期解存在和稳定的充分条件.全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本课题的历史发展进程,研究现状和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二章讨论了具有变时滞的中立型分流抑制细胞神经网络(SICNNs)反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和稳定性.现有文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条件的限制,交通拥堵以及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而近年来,网联自动驾驶(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技术
传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因其卓越的性能优势被应用到社会产业的各个领域中,但在其巨大应用价值的背后,昂贵的RFID标签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推广,无芯片RFID技术的出现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途径。作为传统RFID技术的低成本替代品,无芯片RFID技术同样存在着多标签识别冲突问题,无芯片标签因没有可用于关闭其响应的芯片,当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询问信号,识别范围内的多个无芯片标签都会产生响应,当
交替方向法(ADMM)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微分方程数值解领域,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算子分裂算法,如Dougals-Rachford分裂算法、Peaceman-Rachford算子分裂算法等,在上世纪
本文,我们研究了具对流项的不稳定的薄膜方程的初边值问题:(?)这里Ω(?)c RN,(N≥1)是一个有界区域,且(?)Ω属于C1,1,2T =(0,T)× Ω,n>0,m ∈R,a0>0,和∈ R.因为退化的原因,
随着各重大科研领域中大型装备应用的不断增加,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部分大型装备的整体精度要求极高,无法通过提高零件制造过程中的精度来保证的现象。所以,这类型大型
本文应用自然边界归化理论和区域分解思想,研究了二维无界区域上Burgers方程的区域分解算法.第一章针对二维无界区域上Burgers方程,应用Cole-Hopf变换将Burgers方程转化,并用
针对因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产生的对助老助残工具的迫切需求。提出了推拉软轴传动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包括仿生上肢机械臂设计、上肢机械臂运动学分析、基于服务的上肢外骨骼系统计算平台设计、上肢机械臂主从控制器制作。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推拉软轴传动的思路并基于此设计了增能外骨骼样机。其中为了提高肘部关节的空间利用率,将上肢机械臂三个自由度的驱动结构集中设计于肩部。制作
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MW)是指注意从当前外部任务转移到内部体验的过程。心智游移非常常见,个体每天约有30%-50%的时间都在经历着心智游移。心智游移不仅可以反应个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