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x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风险评价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评价交叉发展而产生的新兴领域。它的存在,一方面是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另一方面也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自从吉林松花江污染和广东北江镉污染等一系列环境事件发生后,国人痛定思痛,愈来愈重视从源头上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关注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问题,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后的影响。根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同时具有重大环境危害和安全危险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但是,笔者通过调查一些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篇章,发现两者的内容重复较多,各自的侧重点不明确,评价人员往往将两种评价的危险源识别混淆,评价方法和结论也几近雷同,甚至出现内容上的互搬互抄。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风险评价篇章80%存在不同程度地抄袭同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数据和结论的现象。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混淆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突出两类评价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也无法达到相应的预期目标,使得一些重大风险项目对环境风险的评价停滞于表层,导致一旦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对外环境的污染影响缺乏切实有效的控制和针对性的应急救援措施。   目前开展的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都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属于风险评价的范畴。环境风险评价源于安全评价,是在借鉴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不仅在理论根源上存在相关性,实践应用中,无论是评价内容、程序或者是评价方法上,都有相似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使两者存在较大的具体差异。追溯混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评价人员对两种风险评价的区别和联系不甚本论文首先通过对众多建设项目两种风险评价篇章的对比、调查、统计,结合两种风险评价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研究背景资料,举例分析具体项目,引出两种评价的混淆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接着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综合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研究方法,从理论根源上找寻、整合两者的相关相异性,分析两类风险评价各自的侧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基本定义、基础原理以及目的、任务、范围、侧重、分类等方面的对比。然后针对实践应用,分别从评价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各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两种评价各阶段的异同,找出相通之处,区别相异之处,总结各自的特点,尤其是环境风险评价的侧重。最后理论指导实际,以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为例,对比两种评价的同时,重点讨论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论文末尾将研究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对环境风险评价将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找寻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异同,才能把握评价重点,做好相应的项目评价工作。笔者通过对两种评价深入的对比分析,比较各自的内涵和侧重,不仅有助于评价人员明确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区别,合理有效地借鉴、利用安全评价来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简化工作的同时掌握两者的差异,避免误用混用,而且有助于提高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和完善两类风险评价。因此,选择项目两类评价的对比研究作为课题,进行深入讨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愈发成熟,如今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M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商之一,在面对多种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时,其遇到的情况也有这巨大的差异.例如,在中、美两个政治、经济、政治技术等方面差异巨大的市
6月18日,2014年拍卖企业资质等级补充评估工作的现场核查和督查工作正式结束。此次督查主要针对同期开展的拍卖企业现场核查工作:走访被核查企业,对现场核查人员的工作程序、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相关性。方法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维吾尔族
期刊
本文对EPS实型铸造用模样板材的结构性能,设备与制备工艺,产品性能及制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实际生产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深入分析了在生产过程中
本论文以SnO-ZnO-P2O5(简称SZP)玻璃体系和碱硼硅酸盐玻璃体系为基础玻璃系统,以化学稳定性、热膨胀系数和转变温度Tg、软化温度Tf为性能表征,开展如下研究。 首先在SnO-ZnO
期刊
本论文从利用粉煤灰配料的水泥生料易烧性入手,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粉煤灰对高C3S水泥熟料形成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粉煤灰中可能
近年来,具有特殊润湿性的超疏水表面材料因其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固体表面的超疏水性能由表面微观结构和表面自由能共同决定。通常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