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河南乡土作家,历来不缺乏研究者,但是以往很少有人对李佩甫的作品进行整体的审视和系统的探索,本文主要从作家李佩甫1978年到现在所创造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出发,对李佩甫的创作作一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窥视其创作奥妙,找寻规律,揭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全文除引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李佩甫作品中的善恶意识,并将其作品中的体现的人性的卑污分为三类,通过对这三类行为的分析论述,总结出“罪恶”思想是李佩甫作品主题的一大特色,“象征”则是他表现这一主题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李佩甫对田园精神的固守,乡土情结是根本的、刻骨铭心的,正是这种如同生命般须臾不可离的乡土情结,使他多年来紧紧贴伏在大地上,不脱离生活,有诉说不尽的故事;接下来分析李佩甫作品中对知识分子和乡土民间国民大众的国民性批判,将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也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在今天当我们依然讨论国民批判这一话题时,知识分子首先应该进行一种怎样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这也应该是李佩甫的小说所给人们提供的非常值得深思的东西了;最后是李佩甫在整个国民精神缺失时候所进行的精神救赎方面的努力以及精神救赎的幻灭中所体现的理想精神,李佩甫立足于现实生活,在人民精神的土壤中重建理想,力图把握人在现实中刻骨铭心的真实而复杂的处境,这种吸取中有保留,运用中有限制的态度,使他没有陷入极端和偏执,反而有了一种发人深思的节制感和可信度,并因此具有足够的思想底蕴和精神内涵,也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可行而充实的道路。
第三部分是讨论了李佩甫的创作的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