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创作综论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河南乡土作家,历来不缺乏研究者,但是以往很少有人对李佩甫的作品进行整体的审视和系统的探索,本文主要从作家李佩甫1978年到现在所创造的长篇和中短篇小说出发,对李佩甫的创作作一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旨在窥视其创作奥妙,找寻规律,揭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全文除引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李佩甫作品中的善恶意识,并将其作品中的体现的人性的卑污分为三类,通过对这三类行为的分析论述,总结出“罪恶”思想是李佩甫作品主题的一大特色,“象征”则是他表现这一主题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李佩甫对田园精神的固守,乡土情结是根本的、刻骨铭心的,正是这种如同生命般须臾不可离的乡土情结,使他多年来紧紧贴伏在大地上,不脱离生活,有诉说不尽的故事;接下来分析李佩甫作品中对知识分子和乡土民间国民大众的国民性批判,将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也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在今天当我们依然讨论国民批判这一话题时,知识分子首先应该进行一种怎样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这也应该是李佩甫的小说所给人们提供的非常值得深思的东西了;最后是李佩甫在整个国民精神缺失时候所进行的精神救赎方面的努力以及精神救赎的幻灭中所体现的理想精神,李佩甫立足于现实生活,在人民精神的土壤中重建理想,力图把握人在现实中刻骨铭心的真实而复杂的处境,这种吸取中有保留,运用中有限制的态度,使他没有陷入极端和偏执,反而有了一种发人深思的节制感和可信度,并因此具有足够的思想底蕴和精神内涵,也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可行而充实的道路。 第三部分是讨论了李佩甫的创作的艺术个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背景下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了。因此,我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对传统的小学教育进行改革与完善。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因为其作为小学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我们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更简单地理解与掌握数
期刊
学位
期刊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而识字教学为学生打开了通往语文学习殿堂的大门。而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识字课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小学阶段来说,不断地创新和改善识字课堂教学是现阶段提高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基于此,本文将在对当前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课教学的现状以及开展识字课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
期刊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口的增长,对粮食和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干旱的影响。农业干旱主要受气象干旱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如何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构建可靠的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部署抗旱减灾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在监测农业干旱时可能出现不一致的问题,采用KendallCopula函数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SS
学位
目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cord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SCII)是临床主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SCII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神经功能,这些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了解。研究SCII的病理机制并且促进SCI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这是具有挑战性的。总之,其损伤机制包括: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炎症反
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标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穷尽式考察来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标词语的主要面貌与收录情况。  文章首先明确了标词语的界定,并且指出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具有的历史性、书面性和过渡性。然后从注音、词性、释义和用例四个方面对6098个标词语进行描写,分析其基本特征。接着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标词语的数量、注音、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