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并扩大勘探成果,中南大学广域电磁法课题组承担了开展广域电磁法探查技术研究工作,测区以3井为中心,设计测线5条,每条测线长10km,测区面积约100km2。本文综合广域电磁法、已知物探、地质、钻井等多种资料与数据,以不同地层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开展地球物理属性研究试验并提供有关岩石地球物理电性参数;构建研究区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一套适应于柴达木盆地地层探测的广域电磁法正反演研究方法;采用了数据预处理(去噪处理、静态校正和数据滤波),定性分析(参数点、曲线类型和拟断面图分析),定量分析(建模、一维二维连续介质)和其他物探解释等方法技术进行油气目标识别研究。通过对广域资料以及其他地质地球物理等的综合分析解译,实现研究区的地层和构造的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详细刻画和研究了研究区深部地层的分布(下第三系下干柴沟组和路乐河组地层埋深、厚度平面分布以及基岩的埋深、分布情况);提出了成藏有利区域;形成了一套利用电磁资料开展油气层识别的方法。从而揭示了研究区含气层与非含气层的电性差异,其中含气层电阻率相对更高;相对于其他常规电(磁)法,广域电磁法具有高分辨率,在研究区含气层与非含气层的电阻率差异很小的条件下,大地电磁法没有识别出来,而广域电磁法能识别;在识别地层深度上,广域电磁法也具有较高的勘探精度,与地震等方法对比,其勘探精度可达到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