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从陶瓷材料表面能的调控入手,研究各化学组分对陶瓷表面能的影响规律,探讨表面能对陶瓷材料易洁性的影响。调整釉料的化学组分制备陶瓷试样。以水和乙二醇做测试液,利用Dataphysics OCA-30接触角测试系统测试陶瓷试样的接触角,并根据OWRK模型计算陶瓷表面能及其组成。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微观形貌对陶瓷材料易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铝比对陶瓷表面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硅铝比的增大,表面能先减小后增大。当硅铝比为6.0时,陶瓷表面能最小,达到54.9 mJ/m2,此时极性分量在表面能组成中所占的比例最小达到82.4%;当硅铝比为7.5时,陶瓷表面能最大,达到72.04mJ/m2;硅铝比大于10.0时,表面能有降低的趋势。氧化硅含量对陶瓷表面能也影响较大,含量在2.7~2.9mol时,陶瓷表面能较低,最低为60.25mJ/m2,极性分量的比例是97.8%;氧化硅含量在3.0~3.2mol时,表面能有最大值为79.57 mJ/m2,极性分量在表面能中所占比例最高为99.9%。助熔剂可使表面能降低,极性分量的比例减小,这是加入碱金属氧化物使Si—O—Si键断裂,网络结构破坏的结果;电气石对陶瓷表面能影响不大,但其极性分量却随着电气石的增多而减小,这是电气石高温分解产生B、Fe元素的影响结果。陶瓷表面能直接影响着陶瓷制品的易洁性能。陶瓷表面能越高,水中油滴的接触角就越大,油滴在陶瓷表面上的粘附功就越小,油滴就越容易从陶瓷制品表面去除,那么陶瓷制品的易洁性就越好。通过研究水在油/陶瓷界面上的自迁移规律,发现易洁性良好的陶瓷制品,表面能一般大于72.8mJ/m2,其极性分量大于58.0 mJ/m2,此时水在整个油/陶瓷界面产生自迁移,油/陶瓷界面消失,油滴失去粘附而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