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药物市场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单克隆抗体药物,正在逐步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新宠。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作为当今抗体药物生产的重要工艺平台,仍然是我国抗体药物走向市场的一大瓶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学科交叉的发展,实验设计(DOE)和过程分析技术(PAT)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工艺优化中来,培养基和工艺优化的方法也越来越系统化。实验室早期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基因重组和细胞株构建获得了能够表达6D11-162抗体的细胞群160F1。本研究首先以160F1为起点进行克隆化筛选,得到五株备选细胞株。然后在反应器上进行耐剪切测试,最终确定备选细胞3E5。针对稳定表达6D11-162抗体的3E5细胞株,应用DOE和PAT的方法,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基础培养基、补料培养基的筛选和混料优化,最终从17种基础培养基和7种补料培养基中得到了优化的基础培养基OBM-1和OBM-2,以及优化的补料培养基OFM-1,并最终确定了 OBM-1+OFM-1的最优组合,其摇瓶表现最高活细胞密度为1.23×107 cells/mL,抗体表达量1237.13 mg/L。最后在生物反应器上对所得工艺进行了放大验证,并最终得到了 3E5细胞流加培养的初步工艺。在该工艺中,活细胞最大密度超过8×106cells/mL,维持时间达到12天,抗体表达量达到837.77 mg/L。本研究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6D11-162的细胞株3E5,并针对开展了相应的培养工艺优化和放大工作,初步确立了培养基筛选和优化的流程,为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