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环境容量的价值评估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海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以及广阔的空间资源,而且以舒适和娱乐等形式及其他多种功能为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接纳和再循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是海洋的一大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域环境容量是海洋馈赠予人类最宝贵的环境资源。近岸海域是海洋中最接近陆地的区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近一二十年来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以及人口向海岸带地区的转移,使近岸海域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海域环境容量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本文从理论分析、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几方面,对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的价值评估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论文基于环境经济学、经济学、海洋学、数学、环境科学和环境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文献查询、资料收集、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手段,探讨了海域环境容量价值,构建了海域环境容量价值的评估体系和模型,并以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为案例开展应用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界定了海域环境容量的定义,并分析了海域环境容量的基本特征,提出其具有资源型、有用性、可再生性、稀缺性、共享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存在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探讨了海域环境容量的价值存在、价值构成以及影响其价值大小的各种因素,认为在特定的时间下,影响海域环境容量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第二,针对海域环境容量资源的特殊性,提出海域环境容量价值评估的三种备选方法,即影子价格模型、替代市场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它们的优缺点等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选择替代市场法和结合替代市场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海域环境容量价值估算的模型和方法体系。第三,将建立的海域环境容量价值评估的方法体系应用于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的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厦门西海域或同安湾其总氮和总磷每年环境容量的总价值达上亿元,50年的总价值高达几十亿。海域环境容量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合理使用,确保其永续利用,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针对厦门西海域和同安湾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合理利用和保护海域环境容量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第四,本文尝试运用结合替代市场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域环境容量价值评估做了有益的探讨,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相对于替代市场法,结合替代市场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主要的优势在于在价值评估过程考虑了影响海域环境容量价值的多种因素,并且能反映不同时段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于海域环境容量价值大小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丙泊酚或依托咪酯麻醉后对幼儿近、远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1~3岁拟行择期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A组)、依托咪酯麻醉组(B组)各50例;50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后现代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一部重要作品,一直以来评论家和读者都只把注意力放在作品的实验性和独特的叙事技巧上,着重于对文本本身的解读,而本文从作
本文介绍了国民政府进行的一些文书和档案的立法活动,在公文程式、程限、文书归档、鉴定、保管期限、借阅利用及销毁等方面制定了《公文程式条例》、《行政院颁发文卷保存年
<正> 前几年,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经受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和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巨大冲击。1992年,从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的角度来说,可以说是在相对平稳之中渡过的。从
<正> 引言国外盐湖产业的发展已有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盐湖资源的开发多采用燃料蒸发工艺,从而在成本上无法与高品位固体矿石相竞争,直到20世纪中叶采用了大面
生物修复技术治理石油污染土壤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本文题旨在通过优化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复合制剂来研究最佳石油降解方式。本文从大庆市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X
针对传统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工艺存在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磷去除效果差、在低温条件下出水效果差等缺点,本研究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强化一级技术处理低温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算法的分类模型,以实现纤维板表面大刨花、胶斑、杂物、油污的快速、准确识别。【方法】获取100张规格为4 800 mm&#215;2 400 mm的纤维板表面
分析了长尾夹装配的工艺流程,基于电磁振动原理,设计了用于长尾夹装配的电磁振动上料器,并对其自动定向整列机构做了详细的介绍。为解决电磁振动供料器存在的一次供料量少的问题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黄耀丽随着高层次科学文化旅游的兴起以及八十年代末国外“生态旅游”这一术语的提出,近年来我国旅游学术界出现了“生态旅游”的探索和讨论.尽管对其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