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底集成脊波导的理论分析和应用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设备正向着平面化、宽频带、高可靠性、小型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本文在衬底集成波导(Substrate-integrated waveguide,SIW)的理论和工程均日渐成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宽带的平面衬底集成脊波导(Ridged substrate-integrated waveguide,RSIW),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宽平面波导的工作带宽,满足微波电路或系统的宽带需求。本文首先对衬底集成脊波导的传输特性、截止特性以及带宽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首次推导了主模传播常数、主模及高次模式的截止频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RSIW的主模工作带宽可比SIW提高40%左右。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衬底集成脊波导的带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带宽拓展技术,并推导了改进后结构的主模传输特性及截止频率的理论公式。HFSS的数值仿真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展宽带宽技术可使衬底集成波导的带宽提高120%以上。为了更好地实现衬底集成脊波导与微带线等平面电路的连接,本文设计了衬底集成脊波导到微带线的过渡。实验样品的测试结果与计算及仿真结果的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设计构想与理论分析的有效性。衬底集成脊波导所具有的宽带特性和更为紧凑的结构,在宽带微波毫米波系统中将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等离子体越来越熟悉。由于等离子体具有电子浓度高,电离度高,无电极污染,并且能够工作在很宽的气压范围等优点,近年来,等离子体技术已经在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隐身,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对等离子体的参数要求是不同的,为了能够准确地应用等离子技术,必须准确掌握等离子体电子浓度,离子浓度,能量分布,频率特性等参数特性。等离子体诊断就是在
从农药种类、地区和国家等方面介绍了全球农化市场近年的概况,抗性、法规和研发对农药市场的影响,以及农化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军事及商用无线通信领域中,毫米波通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毫米波上下变频组件作为毫米波前端的重要部件,关系着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