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信号处理技术已成为光纤通信的支撑,并将在未来的全光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标记交换的分组传输网络在网络性能、服务质量、网络成本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是解决网络的灵活性、网络容量和吞吐率等限制的最有效、最长远的办法,并且光标记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则是光标记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光标记的产生、擦除、传输等技术进行了一些数值仿真、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提出了一种利用相位调制器实现一阶边带抑制的光标记交换技术的新方案,在中心载波和其余生成的多个副边带分别进行强度调制,实验产生10Gb/sNRZ光载荷和2.5Gb/s OFDM光标记信号并分别在单模光纤中传输了50km。分析了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系统理论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载波抑制调制在实验中不仅容易实现,而且在相同误码率,不经过功率补偿的情况下,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传输的距离比较远,接收信号发生畸变的程度和损耗程度比较小,说明它在光标记交换网络中更适合长距离传输,将在光标记交换技术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2.提出了一种将OFDM信号作为光标记的中心载波抑制光标记交换技术的新方案,在中心载波抑制后的两个副边带分别进行强度调制,产生10Gb/sNRZ光载荷和2.5Gb/sOFDM光标记信号,利用OFDM信号的抗多径、抗色散,频谱高等优点提高整个光包的传输性能。分析了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系统理论模型,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最后对B-T-B系统和60km光纤传输后各自的载荷及标记信号接受眼图进行了比较。该方案具有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适合长距离传输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