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联性(24小时尿蛋白、Cysc(血清胱抑素C)、β2-MG(β2微球蛋白)、血脂等,明确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从而为中医药更有效地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有48位男性,52位女性,年龄41-76岁,平均62.99±7.06岁。参照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提出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象脉象,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阴阳两虚四种证型,其中17例阴虚燥热型,36例气阴两虚型,22例脾肾气虚型,25例阴阳两虚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包括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检验结果。整理患者24小时尿蛋白、血脂Cysc、β2-MG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资料。结果:1.DN各证型组TG、CHOL、LDL水平按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阴阳两虚组逐渐增高;DN各证型组HDL水平按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阴阳两虚组逐渐降低。2.DN各证型组24h尿蛋白、Cysc、β2-MG按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阴阳两虚组逐渐增高,即病程时间越长、24h尿蛋白、Cysc、β2-MG越严重。结论:1.DN的中医各证型与病程存在明显相关性,随着疾病病程的进展,24小时尿蛋白及Cysc、β2-MG逐渐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DN病情的进展。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肾病进展有一定关联性。2.糖尿病肾病中医各证型与现代医学生化指标有一定关联性,研究中早期以气阴两虚证型最常见,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以阴阳两虚证型为主,体现了阴阳两虚型是DN的终末证型,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