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民间仪式入手,以摩批为切入点,综合仪式交换,对田野点的各类仪式进行分析,探究象征性交换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的方法以田野调查为主,充分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辅之以文献研究的方法。本文分四部分,从介绍象征性交换在沙田村卡多人日常仪式中的存在场域开始,通过摩批在“仪式”与“生活”、“人类”与“超自然世界”之间相互沟通的过程再现,研究象征性交换及其文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象征性交换对文化功能的影响,并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对象征性交换是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存在借鉴的意义做一定的探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沙田村象征性交换方式形成的背景,以信仰文化、社会文化、民间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田野点概况以及下文中将要论述的相关仪式,对沙田村仪式过程中的象征性交换存在的客观条件做简要分析。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民间象征性交换在仪式过程中的呈现,以摩批作为主持者、组织者参与下的卡多人普玛突仪式以及丧礼仪式为例,再现仪式过程,便于下文分析。第三部分,着重解读仪式过程中的象征性交换,主要从象征性交换存在的民间基础,象征性交换的主体,以及途径。第四部分分析象征性交换作为文化流变的过程性因素,对文化功能的影响。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象征性交换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行为在哈尼族传统民族民间仪式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的功效,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传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