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社区矫正也逐步推广开来,各地区在吸收国内外社区矫正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以“北京模式”、“上海模式”为代表的社区矫正模式。本文在实地实践的基础上,将个案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于社区矫正工作中,充分借鉴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以解决目前在社区矫正中所存在的矫正对象被动矫正同时采取的矫正方法过于单一以及与之配套的资源调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选取具代表性的某司法局矫正对象赵某作为个案服务对象,充分运用个案工作的理论以及方法,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再社会化理论、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帮助矫正对象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以尽快从监狱生活的“阴影”中走出,重新融入社会。通过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从此次案例中得出如下启示,即个案介入要遵循个别化可塑性等价值理念,并与矫正对象建立平等、真诚、包容的专业关系,同时要以倾听、理解的态度与矫正对象交谈,还要注重个案矫正工作技巧的提高,比如心理咨询的引入。个案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矫正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它可以有效针对矫正对象矫正空间的开放型特征,可以有效的针对矫正对象的个案特征进行资源整合,可以针对矫正对象的特定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个案工作的职业伦理为社区矫正提供理念支持。通过介入分析,也发现了个案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矫正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矫正不规范;资源整合程度低;个案工作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个案工作开展;矫正对象权利意识低、注重义务、问题解决不彻底等等。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等相关机构应加快社区矫正立法工作,完善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予以认可。同时,通过相关法律的出台,明确矫正机构及其人员的权利以及义务,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立体的社区矫正网络。其次,应该加强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间合作,丰富社区矫正相关领域理论,以便能够更好地与实务相结合,更好地指导实务;再次,基于对社区矫正工作者较强的专业技术性考虑,必须充分重视矫正工作者能力资格、技术培训、道德衡量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