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语言都具有自身的否定表达系统,其否定词在数量、功能、位置、形态、词性等方面与另外一种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会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就泰国汉语教学而言,否定表达就是一个难点,因为汉语的否定表达更为复杂。汉语否定表达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否定副词的三个特点:一是否定词数量多(共计16个);二是来源极其复杂;三是许多否定词功能差别十分细微。即使是最基本的表达式,汉语否定事实使用的“没有/没”,否定意愿使用的“不”,在泰语中仅用一个“???[mai]”。这种一对多的复杂对应关系,使泰国学生初学汉语时会产生较多的偏误。本文针对泰国汉语教学中否定词教学较为薄弱这一特点,结合泰国暖武里府bangbuathong中学的教学实践,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在汉泰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课后作业、测试并结合HSK动态语料库语料整理,对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否定词“不”“没有/没”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减少学生的偏误,真正提高汉语课堂学习效率,更好地满足泰国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选题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着重比较了泰汉常用否定词“???[mai]”“不”“没有/没”的基本用法;第三章归纳汉语否定词产生的偏误类型;第四章从二语习得和中介语研究的角度总结了偏误原因;第五章主要从教师教学、教材编排、学生自身三个角度阐述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