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典当业在我国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建国后,曾一度彻底绝迹,直至1987年,才在成都市出现了新中国第一家典当行。至今,我国现代典当业已经走过了19年时间。作为辅助性融资渠道的典当业,以其便捷地调剂资金余缺、当物保管、商品销售等功能特点,在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促进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救急解难、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近些年,一些发达国家的典当业也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而再次受到国民的青睐和社会的重视,使其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引起了我国一些专家的关注。在2005 年北京召开的金融年会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典当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同时,新《典当管理办法》的出台,也为其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但目前,我国的典当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组织形式单一、经营风险防范较差、专业人才缺乏、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国民对其认识不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几近空白,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立足我国典当业发展特点,采用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和综合归纳等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典当业经营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以便使我国典当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