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金融保险业兴起发展以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伴随着2008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分析再次成为研究的焦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和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金融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和经济增长都呈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为了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差异分析的基础,提出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从而缩小地区差异,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发展,本文通过选用我国31个省市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我国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各个省市表现出很强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依存度较高,金融市场的深化以及充足的资本储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金融体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金融保险业带来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很低,所起的作用也很有限。但是,总的说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地区差异并不明显。本文表明,在我国,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金融发展不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80年代,金融创新非常活跃,创造出了很多对现在的金融市场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构性金融产品,经过近20年的不断改良,创新,结构性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重要性也越来
爆发于2008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给金融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金融机构大量倒闭,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
农业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性。农业保险可利用分散风险的机制,从整体上对农业风险进行调控。国际上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农业保险上已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