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开磷集团年产120万t磷酸二铵工程用水项目为例,研究在岩溶地区能否利用小流域水资源最大可能地满足大型工矿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并探讨解决贵州岩溶地区小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为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洋水河流域是乌江的一级支流,位于贵州开阳县内,主要流经金中镇,流域内有我国重要的磷矿石及磷复肥生产基地之一的开阳磷矿矿区。近年来,由于采矿深度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颇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使水循环发生了变化,改变包气带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加速降雨及地表水的入渗速度,减少了蒸发消耗量,大量的矿坑排水加速了地表水的下渗及地下水的径流速度,并破坏了水文地质边界结构,增加了侧向补给,改变了流域内的地表径流、基流与潜流的相对比重,使得原本的闭合流域变为非闭合流域;另一方面使得区域水资源补给量和可利用量发生相应变化,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增加了难度;还有,在磷矿开采中需要排放各类废弃物,如矿坑水、废石及尾矿等,由于这些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堆存,对矿区及其周围水环境构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 因此,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的岩溶地貌特征,对洋水河流域水文地质及地表、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化、系统化、深入化研究并进行水资源调查评价,通过对洋水河流域的水资源量的计算、供需分析评价,以此来探讨解决贵州岩溶地区小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方法,为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