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近几年,随着经济、人口变动、文化发展,许多古镇出现了新旧建筑并存、建筑风格混乱等现象,从而使一些古镇的传统空间遭受了一定的破坏。即使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一些保护政策,部分古镇仍遭受着破坏。古镇的保护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需要广大学者在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做好古镇的保护与宣传工作。石牌古镇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石牌古镇整体空间结构保存较为完整,有着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技艺精湛的手工业以及极富地方性的建筑装饰艺术。2014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些年来,石牌古镇在经济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石牌古镇现面临许多问题:古镇的大量文物被拆毁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古镇人口空心化等。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古镇的保护工作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石牌古镇传统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查阅大量资料、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并运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史等学科知识,对石牌古镇的空间构成要素、建筑装饰艺术等多角度入手,探讨石牌古镇空间构成特点。本文重点对石牌古镇的物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如石牌古镇的街巷的结构以及街巷最开始形成到中途变化;建筑的类型以及建筑平面构成特点和使用状况;各节点现状及功能;河道;上下水系统。在前文研究基础上,作者选取石牌古镇的东街进行改造设计,为后期石牌古镇的其他街巷的改造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分析研究,对石牌古镇形成的历史空间构成有了更准确描述,对石牌古镇保护与发展改造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以及对现代城市建设有着借鉴意义。写作本文一方面对于石牌古镇自身有积极意义,提高石牌的知名度,加强社会对石牌的保护与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研究类似石牌的古镇老街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