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SERS复合衬底的设计制备及对六氯环己烷农药残留的检测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氯环己烷(HCH)是典型的环境污染物,毒性高、结构稳定,可在土壤、水体等稳定介质中长期存在。由于历史使用量大,其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对其快速、高效识别以及痕量、便携检测尤为重要。然而,目前HCH检测常用方法:色谱法、生物分析法、电化学传感法等,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法,由于具有高灵敏和指纹识别的特点,在高毒性分子的检测应用上具有独特优势,是实现HCH检测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由于HCH分子与贵金属SERS基底相互作用弱,难以实现有效捕捉与高灵敏检测。针对于此,我们从实现对HCH分子的高效富集和特异性选择着手,开展了高性能SERS复合基底的设计与制备工作,研究基底对HCH的SERS响应,探索高效痕量检测的途径。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结果如下:(1)发展了一种基于低温温度调节控制纳米晶体生长的策略。通过调节晶体生长溶液的温度来控制<110>与<111>两方向生长速率的相对大小,实现了 Au纳米晶体形状的调控与SERS基底的结构优化。由于高密度的尖角/边,二十四面体和冠状Au纳米晶体构建的基底表现出较强的SERS活性。对于林丹(γ-HCH)分子的SERS检测,增强因子(EF)高达107,检测限为30 ppb。该策略为HCH农药的痕量检测提供了多种新型的SERS基底。(2)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控制的种子生长法。通过调节Au种子加入到生长溶液的添加速率来构建具有高密度尖端的板栗状Au纳米结构。这种构型的形成归因于种子沿<111>方向的优先生长以及高密度的纳米针晶体的形成。由该结构制成的薄膜基底显示出优异的SERS性能。当它用于y-HCH分子检测时,SERS检测限可低至10 ppb。此结构为痕量HCH农药的识别与检测提供了高效的SERS基底。(3)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多孔的ZIF-8壳层包裹海胆状Au-Ag合金纳米颗粒(UAAN)的核-壳构型。这种结构用作SERS基底检测痕量的y-HCH和α-HCH分子时,研究发现适当厚度的ZIF-8壳层可以显著提高对痕量HCH分子检测的SERS性能。尤其是在低浓度的溶液中,表现出对HCH分子幂指数增加的富集效应,检测限为1.5 ppb。这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对痕量HCH分子的高效富集和SERS检测。(4)寻找到一种主动捕获HCH农药分子的新途径。通过在Au纳米片构建的空心亚微米管(ANHCs)表面修饰4-巯基苯硼酸(4-MPBA),利用HCH与4-MPBA之间发生Suzuki交叉偶联反应来主动捕获HCH分子。SERS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对HCH的超灵敏检测,检测限低至0.3 ppb。另外,4-MPBA修饰的基底与未修饰的基底相比,呈现出更高的重现性和灵敏度。该策略可用于混合样品中HCH异构体的检测和区分。
其他文献
根据西峪煤矿水化学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运用地下水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西峪煤矿奥陶系峰峰组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定量评价,从而划分出了含水层的强、弱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为中国煤层气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机,管网建设、资金投入、气源补给以及对外合作项目的实施使得沿线的煤层气开发成为可能;无烟煤、构
目前地质勘查工作由过去的国有地勘队伍独家经营,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单位共同参与的格局,煤炭地勘单位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借鉴国外先进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
为客观掌握鱼雷装载可靠性水平,探索鱼雷可以装载的最长时间,本文在分析鱼雷装载试验特点和试验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装载可靠性试验设计,给出了确定装载试验量的方法和装
引言2006年4月1日,全球海事界迎来有史以来油船和散货船建造标准统一的时刻。从这天起.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油船和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正式实施.标志着船级社诞生以来该类船舶
建立了一种在氮气和氢气的还原性混合气氛和1100℃条件下加热商业不锈钢箔(304)制备MnCr2O4尖晶石纳米线的简单方法,并研究了不同气氛对纳米线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气体中氢气
在研究矿井特殊条件下电流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阐述了矿井直流电法勘探的原理和三极断面测深技术,并结合一个具体实例介绍了断面测深技术在井下含水构造探测中的应用,旨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