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纲要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必然性转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味着社会主要任务从单纯的“经济中心”向物质文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舒适、环境美丽等政治——经济——精神——生态诸文明要素综合协同发展转向、提升。美好生活不仅是民生伦理的具体内涵之一,同时也是新时代民生伦理的向往和追求。为了更好的诠释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我们有必要回到经典作家马克思那里,追寻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民生及其伦理思想的论述足迹,并阐扬其当代意义。因此,本文着力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出发挖掘马克思的民生伦理思想,以期从中汲取营养指导我国更好的构建美好生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希腊哲学家的民生伦理思想、18世纪启蒙思想家自由主义民生伦理思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主义民生伦理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民生伦理思想。第二部分,揭示了青年马克思在早期论著中所内蕴的民生伦理思想的探索历程。在对前人民生伦理思想充分吸收和批判性扬弃的同时,其建立民生问题的哲学世界观发生了转变,其民生伦理思想整体上历经了从理想主义民生伦理——理性主义民生伦理——人本主义民生伦理——历史唯物主义民生伦理的嬗变过程。第三部分,阐述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依循人和自身、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民群众和政府当局间关系的致思路径,将马克思的民生伦理思想解析为人性之尊严、民众之幸福、公平正义之保障、人民群众实践之共建共享四大基本内容。第四部分,以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为基点审视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从而更好地构建美好生活。
其他文献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是我国基础战略能源。对适宜露天开采的资源大力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安全生产水平,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
<正> 一、棕油性质目前,棕油主要产自薄壳种(厚壳种×无壳种)。这种果实果皮占80%,果核占20%,所产棕油占38—40%。这种半固体油的成分相当一致,只是在沿海地区,由于季节性气候变
美国并不存在分税制;美国的地方才拥有征税权,而不是地方政府;美国政府间只存在财政援助,而不存大转移支付;美国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前提难以成立,这一理论在我国没有适用性。
在传感技术当今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传感器,我们可以将无法感知的参量直观化,并用数据或图像等方式呈现。针对所关注的多层平面光波导技术,我们改变对称结构设计了非对称五层
根据我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公共经济学被列为八门核心课程之一。因此,公共经济学成为各办学单位统一开设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本身尚未达到一个成熟的程度
《胶接工艺》是复合材料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等方面,对《胶接工艺》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