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必然性转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味着社会主要任务从单纯的“经济中心”向物质文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舒适、环境美丽等政治——经济——精神——生态诸文明要素综合协同发展转向、提升。美好生活不仅是民生伦理的具体内涵之一,同时也是新时代民生伦理的向往和追求。为了更好的诠释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我们有必要回到经典作家马克思那里,追寻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民生及其伦理思想的论述足迹,并阐扬其当代意义。因此,本文着力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出发挖掘马克思的民生伦理思想,以期从中汲取营养指导我国更好的构建美好生活。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希腊哲学家的民生伦理思想、18世纪启蒙思想家自由主义民生伦理思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主义民生伦理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民生伦理思想。第二部分,揭示了青年马克思在早期论著中所内蕴的民生伦理思想的探索历程。在对前人民生伦理思想充分吸收和批判性扬弃的同时,其建立民生问题的哲学世界观发生了转变,其民生伦理思想整体上历经了从理想主义民生伦理——理性主义民生伦理——人本主义民生伦理——历史唯物主义民生伦理的嬗变过程。第三部分,阐述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依循人和自身、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民群众和政府当局间关系的致思路径,将马克思的民生伦理思想解析为人性之尊严、民众之幸福、公平正义之保障、人民群众实践之共建共享四大基本内容。第四部分,以马克思民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为基点审视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从而更好地构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