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学包括很多方面,单是鬼文化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日本和中国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可是文化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在日本,“鬼”这个字好像用的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妖怪和幽灵,他们把鬼也认为是妖怪的一种,并且日本的鬼往往是不好的鬼,他们的出现都怀有不正当的目的,或者是报仇,或者是伸冤。而在中国,除了不好的鬼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好的鬼,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体现。本文第一章,从“鬼”的概念入手,分别阐释了“鬼在日本和中国的不同解释,在日本,诹访春雄认为”鬼是死后不能成佛而出现在世上的一种形象。”井上円了提出“幽灵是妖怪的一种。”在中国“鬼”和灵魂类似,和日本不同的是,日本的“鬼”有各种形状,而中国的鬼往往保持人形。除此以外,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鬼的形象。第二章,介绍了中国“鬼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原因。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介绍了与“鬼”相关的节日、文学作品和语言等。鬼文化的出现和宗教是有着深刻的联系的,在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日本和中国的宗教对于鬼文化的产生、发展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