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用语同谚语、成语、歇后语一样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关于惯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体研究这一方面,而且长期以来对惯用语的性质、特点、范围、语法结构一直存在着争议,以往研究也大多局限于此。对惯用语的语音形式、语义功能、蕴含的文化因素、发展演变等关注较少。惯用语作为一种固定词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在学习使用惯用语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误,很多留学生甚至是高级班的留学生都很少使用汉语惯用语,有的甚至采取回避策略。对这些偏误进行分析,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可以对惯用语教学做出一点指导。本文针对以上情况,选取了几种特定语料库,试图简单描述并分析其特点。同时,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试图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原因、问题与概念梳理和本文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第二章,惯用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总结论述了前人关于惯用语的来源、性质、范围;惯用语的语法结构及特点;惯用语的修辞方式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针对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的现状,着重从惯用语的语音形式、惯用语的语义理解、惯用语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和惯用语的发展、演变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此部分描述了留学生学习惯用语过程中存在的偏误现象,在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对汉语惯用语的理解特点,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的应对策略。在惯用语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上,论述了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惯用语的难点分析、惯用语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策略运用。第四章,基于静态语料库和动态语料库的惯用语研究。通过对HSK词汇大纲收录惯用语情况的分析,对HSK词汇大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修改意见。在对特定动态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对电视、网络访谈里涉及到的惯用语和新词新语里惯用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描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