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司法实践中,在一些被害人与被告人互动的刑事案中,被害人过错是一个被经常适用的酌定量刑情节,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案件。在刑事司法中考虑被害人过错,有利于对被告人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更加公平公正地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审判实践由于对于被害人过错没有统一的适用标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限很大,各地法院、各个法官对被害人过错的适用不统一。究其缘由,除了我国偏重打击和惩罚犯罪的刑事司法理念需要转变之外,主要还在于对被害人过错准确适用上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探讨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和规范化很有必要。本文结合被害人过错影响罪责的相关理论,立足被害人过错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相关立法,明确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并在司法实务中统一适用原则,从而促进对被害人过错的认定、适用统一,实现司法公正公平,提升司法公信力。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被害人过错概述。从刑法学意义上着重介绍了被害人的概念、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及类型,分析了被害人过错的成立要件。第二部分(第3章):被害人过错影响定罪量刑的解释依据。主要从责任分担说、谴责性降低说、期待可能性理论方面分析被害人过错能够影响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原因,并提出了以刑事责任的内在构造为基础的解释进路。第三部分(第4章):被害人过错认定与量刑适用的失范。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理解我国被害人过错的适用失范。并分析我国被害人过错失范的原因。为进一步提出规制的进路奠定基础。第四部分(第5章):被害人过错认定及量刑适用的规制。简要介绍了被害人过错的域外立法情况,提出从立法上明确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及影响量刑幅度;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统一适用这一情节的标准;建立被害人过错程度的定量分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