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对转型期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现行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不能有效地预防并及时处置,将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涉稳事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秩序。本文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我国近几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运用法律的工具来研究群体性事件这一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许多问题是法律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加以解决。只有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由行政意志变为依法进行,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公共事务在良性轨道上有序运行,对于我国紧紧抓住并利用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客观现状和笔者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的体会,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我国近几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概念、性质、特点及一般规律,探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客观原因和法律因素,揭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当前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主要存在法律规定不明晰、执法处置难把握、司法保障不完备等困境,造成此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及群众缺乏法治思维,国家立法未能与时俱进制定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项法律,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偏低,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能有效化解,应急处置难以及时展开。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是稳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立法、普法、执法、监督、司法保障等方方面面,通过对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案例研究分析,针对当前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际困难,应进一步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项立法、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推动地方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完善司法保障体系,把处置群体性事件全过程纳入法治轨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山西省运城市1828名女职工2008年体检数据研究女性职工高血压的流行特征。(1)用交叉表的Pearson卡方检验方法对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超重、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发、主动、积极的学习,学习者负责自己的学习。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语言学习方法不当,内在学习动机不
简要介绍实验设计与优化的常用方法:优选法、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人工神经网络等,重点介绍了正交设计法、均匀设计法的特点和异同,及其在发酵实验中的应用。
针对隧道设计中的围岩力学特性及其荷载效应、"支护-围岩"动态作用特点及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原理3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对大量山岭隧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
介绍了地铁车辆滤波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阐述了滤波电抗器的常见故障并提出了后期维护保养建议。
针对当前智能优化算法普遍存在收敛精度不高、容易"早熟"的缺陷,提出全新的智能优化算法—弹性碰撞优化(ECO)算法.算法基于弹性碰撞物理学现象,通过模拟碰撞过程中物理属性相互影
在当代高职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迁移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学习迁移,进一步揭示学习本质,掌握学习规律,从而加强迁移策略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和元认知两个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