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天津市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致使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蓟县山丘区面积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天津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典型区域。本文依托现有的监测点和基础资料,以蓟县山丘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和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研究:通过不同区域降雨特征及典型小区产流、产沙情况的分析,研究不同降雨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能力,建立不同尺度水力侵蚀预报模型,探讨不同时间序列和不同空间区域的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⑵水土流失形成机制研究。通过收集现有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位置,不同坡度、坡长、坡面形状等地形条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等在不同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类型条件下各径流小区及径流站的径流量和泥沙量,研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水土流失形成机制。⑶不同治理措施蓄水保土功能研究。以典型小区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治理措施蓄水保土功能。收集和调查坡面治理资料,计算坡面治理工程蓄水保土效益。收集和调查林草治理措施资料,计算林草措施蓄水保土效益。收集和调查山丘区沟道治理资料,计算治理工程蓄水拦沙效益。⑷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研究。收集和调查水力侵蚀、泥石流等土壤侵蚀类型造成径流冲刷、泥沙滞留、淤积、水利设施、村庄、农田等实物损失,计算因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收集土壤普查资料和观测资料,调查和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计算因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壤中有机质、N、P、K等养分含量的流失量,按相同养分含量标准肥料可比价格计算经济损失。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蓄水保土功能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根据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及历史资料得到主要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利用径流小区观测结果及不同措施比例来估算水土保持措施的保水保土效益,利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效益计算水土保持措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