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一个国家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会更加广泛。利率和汇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起着调节作用,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联动效应。当前我国金融业不断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推进,研究利率和汇率的联动效应,对于协调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利率与汇率联动的经典经济理论和模型深入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变化和传导机制,并结合现实环境给出了制约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的具体因素。然后,根据我国利率与汇率的实际数据,从名义利率与汇率、实际利率与汇率两个方面对1994年以来我国利率与汇率的联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分别得出了利率平价理论对解释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关系的适用程度及其变化。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了综合的、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和汇率指标以及其它经济变量指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合理的实证研究模型,从多角度分析考察了我国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具体的实证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利率与汇率双变量的实证分析;第二部分是基于多变量的实证分析,模型中加入了影响利率和汇率的其它经济变量指标。为了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体现出其具体变化过程,准确地给出研究结果,每一部分的实证研究又都以2005年7月的汇改为分界点,对汇改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对比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较弱,虽然汇改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市场化程度高、开放度大的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效应较弱,利率与汇率之间无法有效传导,也无法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加大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