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PCP)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猪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PCP)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猪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多发,APP有15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有血清1型、血清3型、血清5型和7型,本病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为揭示病原感染后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及体内的移行分布规律,本实验拟建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动物模型。实验采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型菌株,通过人工途径感染实验动物,探索其对实验动物的易感性和最佳感染途径,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动物感染后,其在模型动物体内的移行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PP-7型菌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6.7×107CFU,筛选出的最佳感染途径为腹腔注射。通过对小鼠感染后的临床症状、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和死亡率等情况观察,发现与猪临床感染本病的表现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确定小鼠适合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试验的理想动物模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菌感染小鼠2小时后,小鼠肺脏中能检测到细菌存在,感染4小时后,脾脏能检测到细菌的存在,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在小鼠肝脏、肾脏、心脏等主要组织器官中相继监测到细菌的分布,从感染后小鼠体内各脏器中再分离的细菌与攻毒菌株一致。本研究通过感染小鼠试验,成功建立了APP-7菌株的小鼠动物模型,探索在细菌感染小鼠的不同时间后,体内各主要组织器官细菌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小鼠组织器官内细菌的分布情况与造成动物机体组织损伤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致病机理,疫苗的研发以及本病的科学防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Radar)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获取地面形变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得人类可以在太空对地表进行长时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传授,而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信息技术推崇"先学后教"理念,精讲是"
为了深入研究电动汽车镍氢电池风冷流场特性,建立了电池包流场的Fluent计算模型,对电池包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电池包内部冷却空气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将对电动汽车
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教育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本文从幼儿教育入手,分析幼儿师专学生的能力现状,将幼儿师专教育与幼儿教育紧密结合,从职业道德
在汉语里量词是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地位相当的独立词类,而德语中并没有量词概念。德语中的某些名词承担了量词的功能。从德语名词分类着手尝试分析德语中不同数量词结构
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统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上的同化力和情感上的维系力,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或人格象征。中国古代的文化认同,从民族和社会政治角度来说,
试验将不同含水量燕麦种子进行老化(室温及低温贮藏6-18个月以及45℃,48h)处理。通过测定样品的发芽率、呼吸速率、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酶促抗活性氧系统(超氧化物歧
<正> “Every night in mydreams.I see you I feel you.”“That is how I knowyou go on……”每当聆听到席琳·迪翁那首动人心弦的《我心永恒》时,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传统后正中入路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比较
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持土壤氮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豆禾互作产量优势、地上部互作优势和病虫草害防治效果等方面工作。但从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