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研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在不同浓度蔗糖下对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不同基因型菌株的粘附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浓度蔗糖对不同基因型菌株在粘附能力上是否存在影响,探讨其在致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通过检测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的基因型来预测儿童龋敏感性的可能性。进一步,为完善龋危险性预测方法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在前期实验获得的具有不同基因核型的高龋,龋失补指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eeth index,dmft)≥6;中龋,6>dmft≥4;无龋,dmft=0;从共111株变异链球菌中选取45株(包括23种基因型)作为实验菌株,分别接种于牛心脑浸液(Brain Heart Infusion,BHI)平板中,37℃厌氧(80%N2、10%H2、10%CO2)培养复苏48h,取典型菌落转种于BHI液体培养基之中,370C厌氧(80%N2、10%H2、10%CO2)培养,增菌18h,涂片检查以及生化鉴定为纯培养后,分别接种100μl于3ml含不同浓度蔗糖(0、0.5%、1%、4%(w/v))的BHI液体培养基,37℃厌氧培养18h后,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实验样本进行吸光度的测定。结果:在无蔗糖存在的情况下,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存在差异,高龋组>中龋组>无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龋敏感儿童口腔中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也存在差异,基因型越多,粘附比越大,统计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蔗糖浓度下,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存在差异,4%组>1%组>0.5%组,即粘附比随蔗糖浓度升高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蔗糖浓度下,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粘附比也是存在差异的,基因型越多,粘附比越大,统计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粘附能力存在差异,龋敏感性越高,基因型越多,粘附能力越强。蔗糖对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临床分离菌株粘附能力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蔗糖浓度越高,粘附能力越强。同一蔗糖浓度下,龋敏感性越高,基因型越多的菌株,粘附能力越强,且明显大于无蔗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