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曼努尔·康德认为空间既不是莱布尼茨眼中的物体的秩序,也不是牛顿力学里绝对静止的空间;空间主要由可充满其中的物体自身吸引力与斥力及彼此之间的引力与互斥力互相作用才持有“相对空间”的运动,空间的绝对性表现在概念性的存在,空间与其中的运动物质无关,空间有自身的组成部分;空间本性是人感知外界的原则与前提条件,是主观性存在,空间自身不能感知。安德蒙德·胡塞尔在黎曼几何的启迪下,对不依赖于经验存在的真实空间弯曲性有了前沿认识,空间本身的物质构成的几何描述向胡塞尔敞开,空间本身是曲面存在形式得以向胡塞尔揭示;空间是事物的延展,空间就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事物充实每一部分,空间与事物是统一、并存关系。主体存在的人作为构成地球空间之一物质构成部分,时刻与其余构成该具体空间分区的物质部分处于连续连接状态之中,主体双眼视觉场及其包含对象内容即是与该空间分区内某一局部符合部分,此空间物质构成类别在主体与其多次的意识引导的视觉接触连接上给予了不同的阶段、层面、部分、物质性状给定,得以让主体整体意识流程能让视觉场这一整体意识对象不断丰富。赫尔姆霍兹与海林的视觉色素理论启发了胡塞尔注意到光照-空间填充体(事物)-反射成像在主体的双眼视觉场中有着直接连接上的关联关系;双眼动态视觉场中接收到的不同视觉对象递进到意识流程里转化而成的意识对象与对应空间分区里局部范围里的实存对象本身拥有、且与其它实存对象之间存在着并存、同构关系。胡塞尔对物质构成的空间层级与时时、处处和空间其它物质构成部分连续连接的主体双向对应、依存、互为作用关系的哲学思考方向与近、现代非欧几何学的代表弗里德里希·黎曼认为空间不能与其中的物质分开、空间结构由物质决定、空间是能被度量测定的无定形流形的创新性观点符合一致;黎曼几何正是物理学的相对论理论的数学依据,胡塞尔认识到的空间的物质构成层面与相对论学说代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认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根本不是普遍性原则,绝对空间本质上不存在,不能成为物理学的概念前提,物质基本粒子在变速运动时,物质存在状态能相互转化,本性由物质组成的空间与物质结构密切联系的观念也不谋而合。本文从康德与胡塞尔对空间认识著述的文本为源头,尝试把他们对空间本质认识的异与同作出辨析。坚定认为,人的生活世界就是空间的某具体物质构成部分与范围,不仅与主体直接相连,对空间的认识也在主体不停歇的直接接触中,对空间的物质构成层面认识范围(必然会)逐步扩大。哲学思想需要科学理论的验证,科学理论也脱离不了哲学思想的指引。二者应能并存发展、彼此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