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与中国网民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网络事件日益频发、网络舆论热点急剧上升、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极大考验着政府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治理能力。从目前情况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形势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等问题,致使网络舆情危机频发,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笔者在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工作,亲身经历了多起网络舆情事件处理工作,特别是攻读研究生学位后,为更好地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工作中,也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工作,因此决定以苏州市为例,对地方政府治理视域中的网络舆情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本文首先对网络舆情和地方政府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概念、特征要素、内涵等,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理论支撑。随后以苏州市为例,就其基本概况、舆论阵地、舆情分布特点以及其工作格局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苏州市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中,通过典型案例实证分析,找到了值得吸收借鉴的做法和经验,为下一步提出改进对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最后,针对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中的问题和不足,从政府治理的视角逐一给出了对策建议,主要是:一要认清角色,适度规范,完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顶层设计;二要摈弃旧疾,打破惯性,重塑政府公信力和亲和形象;三要准言慎言,规范发布,提升专业人员网络工作能力和素养;四要有效应对,巧妙引导,科学占领网络舆论高地;五要融合蜕变,真诚对话,合理发挥“微媒体”的时代作用;六要培育精神,引领文化,努力唱响网络传播主旋律。总之,笔者希望本文能为苏州市乃至其他地方政府改进和提升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供积极参考,并对区县级政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开展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