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是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涉及保定、承德、张家口22个贫困县,125.7万贫困人口,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是河北省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与河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提到,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各地正在推行的、效果突出的、扶贫富农的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有426个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占到72%。食用菌产业扶贫实现了粗放型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推动了燕山-太行山片区整体的脱贫攻坚,对于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食用菌产业扶贫为研究对象,以资源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走访各县、乡镇、村、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以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所获数据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全面地分析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贫困现状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其次从产业自身优势、区位条件优势、政策优势三方面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的优势,最后从整体和典型地区两个角度分析食用菌产业扶贫状况,并进行效果评价。通过分析发现食用菌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果,但也出现了劳动力素质低、政府缺乏整体规划、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发展资金不足、产品提档升级受限等制约该片区脱贫的因素。借鉴典型地区食用菌产业扶贫模式的经验,结合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完善食用菌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菇农素质;扩大企业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拓宽销售渠道;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独特,将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与食用菌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三者相结合,从特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角度入手分析具体的特色产业扶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