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早已进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内,并从2015年3月起,“北斗三代”也逐渐展露新角。每个国家的国防想要更坚固,科技的先进化必不可少。对于北斗系统的建设,能够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做出很大的贡献。而GPS卫星导航系统一直是国际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重要比较对象,正因为如此,本文针对GPS中出现的轨迹数据定位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对其双频的定位方法理论部分进行研究和仿真结果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特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对于出现GPS轨迹数据定位异常的情况,列举出电离层模型改正法、电离层延时改正法、差分定位法以及以及非差定位法,这些方法可以减少电离层等因素对定位求解造成的影响,提高定位的精度,解决部分数据异常问题,此外还介绍了克里金插值法,在文中将利用其插值格点化出较平滑的某时刻华南地区区域VTEC分布图。双频的位置解算,可以分为三种模型进行处理,其中包括模型处理与非差模型处理以及无模糊处理,各自具备优劣。通过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最终确定使用哪种模型作为本文最终要研究的模型。通过对方程进行不同的线性组合之间的比较,能够获得干净的观测值,当然,这其中还需要利用混合搭配线性组合的方法,为了掌握单纯的观测值,首先要对组合展开解算;其次再对模糊度进行解算;以及对修复周跳进行解算;最后再对探测周跳进行解算。之后,我们发现定位的时候会存在偏差的现象,对于实际操作中的偏差,我们要及时找到产生原因,并且分析、给出解决的方案。想要确认双频高精度定位算法的参数和计算过程,需要对几个关键要素进行计算和推定,比如静态的最小二乘估计,要对它的权重矩阵进行讨论,依据卫星信噪比等信息对其进行相应的假设;而对于接收机位置的动态变化,其需要考虑每时刻状态的转移,宜采用卡尔曼滤波的方法。通过分析以上算法产生的结果和实用性,确定本文最终要使用估计法。最后,介绍双频定位流程,然后分析比对华南地区电离层业务系统的多站点GPS_TEC与IGS_TEC的偏差,决定参与计算的站点数量,同时通过对比大寒节气前后的华南区域VTEC差异选择研究环境背景,利用测站的北斗双频接收机,接收源自北斗卫星的双频信号,进行实时解算,绘制定位结果偏差图并得出精度相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