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同国家间相同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过渡是各国贸易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印度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对中国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分析研究中国和印度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减少中印化工产品双边贸易摩擦、学习借鉴对方的比较优势、提高各自化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推动两国化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印化工产品的贸易背景出发,指出中印化工产品贸易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说明把印度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意义和目的,对国内外化工产品及其产业内贸易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中国和印度化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对产业内贸易的规模、结构、做出分析,指出中印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及趋势。第三章用GL指数、MIIT指数对中印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同时用RCA指数和TCI指数从竞争性和互补性两方面对中印化工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竞争力进行说明。第四章根据中印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测度及分类,从国家、行业、产业三个层面指出中印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政治互信缺乏、产业结构落后、贸易差额过大、贸易保护过头、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产业内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第五章针对中印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对增强两国政治互信、加快优化化工产业结构、加大化工产品自主创新力度、扩大投资等方面给出提高中印两国化工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