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吴泳(1181—1252?),字叔永,号鹤林,潼川府中江县(今四川三台县)人。与其弟吴昌裔俱为南宋理学家、蜀中名士。有《鹤林集》四十卷存世,《宋史》卷四二三有传。绍定间,吴泳历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泳(1181—1252?),字叔永,号鹤林,潼川府中江县(今四川三台县)人。与其弟吴昌裔俱为南宋理学家、蜀中名士。有《鹤林集》四十卷存世,《宋史》卷四二三有传。绍定间,吴泳历秘书郎、秘书丞兼权司封郎官,又兼枢密院编修官,迁著作郎兼权直舍人院。端平间,除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迁起居舍人兼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历知宁国府、隆兴府、温州、泉州。作为一代文人,吴泳治诗赋,负文名,师从理学名臣魏了翁,是南宋理学家诗人群体中的一员,同时也是南宋后期巴蜀作家群中仅次于其师魏了翁的中坚力量。吴泳为官二十余年,历遍山水,交游广泛。他交游唱和的范围有三类:其一为官场同僚之间,如刘克庄、吴潜、洪咨夔、李曾伯等;其二为师门之间,如魏了翁、真德秀、吴昌裔、牟子才等;其三为巴蜀文人之间,如李心传、李壁、虞刚简、程公许等。以吴泳为中心形成了广阔的交游网络。今存吴泳《鹤林集》四十卷,其中诗四卷,词一卷,文多为内外制、奏疏、箚子等公文类。吴泳作品数量大,范围广,其诗词虽成就不算高,但具陈指事,多交游之作;其文成就高于诗词,长于四六,其中书信多达六卷,文学性最强。对吴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南宋后期巴蜀地区历史和文学发展的脉络。但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一本详尽的年谱,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即在于弥补这一不足。本文从史料的考证入手,钩稽了相关史乘、方志、文集,侧重基础文献的整理与适当的考辨,为进一步的研究搭建一个平台。该论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证:首先,对吴泳的家族世系作了详细考察,上溯至高祖,下至吴泳子侄一辈,结构颇为清晰,并附世系表;其次,对吴泳的生平行事及交游逐年考索排比;再次,对《鹤林集》中诗词文尽可能编年,力求准确详尽。
其他文献
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无论是并入大电网或者独立为负载供电,都需要采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对新能源发电进行变换,从而得到符合标准的电源。但电力电子变换设备不具有传统同步发
能源的利用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循环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与燃煤发电系统相结合,是降低聚光型太阳能发电成本,减少燃煤发电循环电站CO2排放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主要提出一种新的分级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以能量梯级利用为指导原则,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将提出的新型分级式太阳
使用磁性薄膜材料制作高频和微波器件是近几年的热门课题。磁性薄膜材料可以工作在几个MHz到数十个GHz的频率范围内。使用磁性薄膜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元器件的性能,降低元器件
我国“垃圾分类”概念最早于1995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但迈入强制分类则是在2019年,以上海市为代表的46个重点城市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出台了强制性规定,由此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全面启动。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协调各主体参与,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成为现阶段的任务。本文综合运用环境权、循环经济和原因者负担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比较研究、
本文旨在探索并阐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加文学教学比重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鉴于英语文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有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人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加文学教学比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工作电压高、比量高、容量大、自放电小、循环性好、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商用锂电负极材
近十年来,网络地图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地理信息需求,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海量用户访问日志数据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与价值,为探索用户地理信息兴趣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研究用户访问行为背后的地理信息兴趣分布特征,有利于了解用户对网络地图的地理信息需求,从而进一步按需服务,提升网络地图的服务质量。目前主流的用户地理信息兴趣研究多从用户访问内容或访问行为单一方面入手,研究
网络虚拟财产是依附于网络环境而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新型财产。网络虚拟财产既可以为一个权利人单独所有,也可以由二个或者二个以上权利人共有。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或共有关系解除时,会发生网络虚拟财产的分割。其首要问题是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性质及价值评估方法。而权利性质的归属,直接影响到分割规则的适用。关于网络虚拟财产权利性质的四种学说,相较而言,物权客体说更具有说服力,应当将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性质明确为物
分子自组装是纳米、微米或更大尺度的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发生协同效应产生的集体行为。自组装形成的有序的超分子结构能够给材料带来光学、电学、磁学等特殊的性质,可应用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由于智能手机能够为人们提供通话、阅读、娱乐、导航等多种便捷功能,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伴随着使用手机习惯的养成,部分人群在驾驶车辆过程中也会使用智能手机。虽然使用智能手机能够给人们提供一定的便利,但对于处于驾驶环境中的人来说,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研究使用手机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影响规律,进而降低使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