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胸科麻醉方式对术后咳嗽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术后咳嗽是胸科术后常见并发症,慢性、顽固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研究报道肺癌肺叶切除术后约50%的患者1年内存在咳嗽,25%患者术后持续5年以上[1]。影响术后咳嗽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麻醉气管插管后损伤以及手术创伤。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全身麻醉是传统的胸科麻醉方式,而近年发展的自主呼吸胸科麻醉技术是在非气管内插管情况下完成各种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ST)[2]。在以往研究均未能区分手术(如肺组织创伤)和麻醉因素(如气管插管)对咳嗽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的术后咳嗽情况,比较麻醉和手术因素的影响程度,探讨自主呼吸胸科麻醉能否降低术后咳嗽发生率。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年龄1865岁,ASA分级:III级;(2)Mallampatis气道分级:III级;(3)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无哮喘、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无COPD、血液系统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等病史;(4)体重指数(BMI)<25kg/m2;(5)术前无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无胃酸反流以及鼻后滴流综合症病史;(6)手术方式仅限于VAST肺大泡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病例分组: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符合上述条件并能完成随访的本中心病例共1162例。所有病例分为DLT插管麻醉组(T组,n=925例)和自主呼吸麻醉组(S组,n=456例)。其中S组分为2个亚组:静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组(SB组,n=157例)和静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SE组,n=299例)。麻醉方法:所有患者麻醉前30min肌注咪达唑仑(0.040.06mg/kg)和阿托品(0.01mg/kg),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以Philips InteliVue MP40监测仪监测无创动脉血压(NBP)、II导联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麻醉诱导后行中心静脉置管,桡动脉置管测压(IBP)并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T组病例连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T组:根据术前胸部影像测量气管内径值并选择相应型号的DLT[3]。面罩给氧去氮3min后,血浆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23μg/ml,单次注射舒芬太尼0.30.5μg/kg,顺阿曲库铵0.2mg/kg进行诱导。置入DLT后纤维支气管镜管端定位,IPPV潮气量(VT)68ml/kg,频率(RR)1015次/分。吸入七氟烷(1%2%)、丙泊酚(TCI,0.52μg/ml)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间歇追加顺阿曲库铵(诱导量的1/51/10)维持肌松。手术结束留置胸腔引流管。SB组:以丙泊酚(TCI,1.53.5μg/ml)和瑞芬太尼(0.030.05μg/kg/min)施行静脉麻醉,根据手术进程必要时给予单剂量舒芬太尼(25μg)。手术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1%利多卡因25ml),开胸后脏层胸膜表面喷洒2%利多卡因5ml,胸内直视下进行T2T8肋间神经阻滞(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1:1混合液,每肋间约0.5ml)、经术野胸内迷走神经阻干滞(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1:1混合液约3ml)。手术全程保留自主呼吸并采用鼻氧管吸氧(35 L/min),不置入任何人工气道。手术结束留置胸腔引流管。SE组:经T78或T89行硬膜外穿刺术,导管向头端置入硬膜外腔3cm,试验量为2%利多卡因2ml,间隔5min分次给予0.5%罗哌卡因45ml(合计共810ml),每3045min追加35ml。以丙泊酚(TCI,1.53.5μg/ml)和瑞芬太尼(0.030.05μg/kg/min)静脉麻醉,根据手术进程必要时给予单剂量舒芬太尼(25μg)。脏层胸膜、迷走神经干阻滞、术中呼吸、气道管理和手术结束处理与SB组相同。观察指标:1.记录各组剔除例数。2.记录各组的性别比例、年龄和BMI。3.记录各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天)、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天)和住院时间(天)。4.记录各组术后第1天(T1)、第2天(T2)、第3天(T3)、第1个月(T4)的咳嗽情况,以及中远期即术后第3个月(T5)、第6个月(T6)和第12个月(T7)的慢性咳嗽情况。慢性咳嗽指术后无其他原因,持续时间超过8周,主要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其他病变者。5.对T6慢性咳嗽者以咳嗽症状积分、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和视觉咳嗽评分(cough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问询并记录结果。咳嗽症状积分表反映了咳嗽频率、强度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状况,分值越高,反映频率、强度和影响严重。LCQ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三个部分评估咳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值越高则影响越低,反之则影响越大。VAS采用线性计分法(010分),数值越大,表示咳嗽程度越重。结果SE组、SB组、T组三组组间剔除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E组、SB组、T组三组在肺大泡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中例数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种术式中组间年龄和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不同术式之间的年龄和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类手术方式中,S组的术后抗生素应用天数、胸腔引流管留置天数和住院天数均小于T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E组、SB组、T组在T1、T2、T3、T4时咳嗽发生率随术后时间增加均呈递减趋势,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E组和SB组在T1、T2、T3、T4时咳嗽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各时点咳嗽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中远期,各种术式中,各组的慢性咳嗽发生率随术后时间增加均呈现递减趋势,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组各时点发生率均大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组咳嗽症状积分均高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E组和S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LCQ的生理、心理、社会部分的得分和总分均低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VAS评分均高于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主呼吸胸科麻醉中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肋间神经阻滞,不干扰气道,保护气管、支气管气道粘膜完整性,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有效减少术后咳嗽。因此,自主呼吸胸科麻醉比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能有效减少术后咳嗽,加快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在光照的条件下,其内部价带的电子由于吸收光子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空穴-电子对,电子可以还原空气中氧,空穴则将吸附
壳聚糖是甲壳质经脱乙酰基后的产物,它广泛分布在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真菌和酵母中,是自然界中唯一的一种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但是壳聚糖自身作为絮凝剂使用时分子量较
<正>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属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之一。发病原因是病毒对甲状腺的感染,病毒种类包括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埃可病毒及腺病毒等,发病前患者
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特点是可使制品微型化、集成化并以硅作为加工材料。该技术可分为体微机械加工、表面微机械加工、金属微机械加工和复合微机械加工四类。所采用的基础技
<正> 一、样品分解和分离方法虽然近年来分析仪器有了很大进展,但测定贵金属的基本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些经典的化学法。取样和样品分解是准确测定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进入20世纪后,顽童形象开始大量涌现于世界文坛。从经典顽童形象的身上可以看到,真正的顽童,其美学意义在于:它契合了追求快乐的儿童审美的特点;它满足了儿童的心理情感需要,
<正>冷战时期,美国出于自身传统和对抗苏联的需要,在外交中极力鼓吹"自由""民主""人权""自决"等所谓的"普世"观念。另一方面,美国为了利用南非的资源和地缘优势,遏制共产主义
期刊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转谷氨酰胺酶(TG)和3种单糖为原料,模拟湿法美拉德反应和TG酶交联,对SPI进行改性,分析了SPI的游离氨基含量、溶解性和乳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TG酶交联能促
通过化学成分、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和EDS分析,对20MnSi热轧带肋钢筋发生脆性断裂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过多、分布较集中是造成20MnSi螺纹钢脆性断裂的主
目的:探讨给予炎性外痔患者消肿止痛汤熏洗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炎性外痔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与龙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