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优势天敌昆虫对保护地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害虫抗药性急剧升高,利用天敌昆虫进行防治不会产生害虫抗药性问题但防治速度不如农药快速。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对天敌昆虫同样具有杀伤力,影响其防治能力。本文选定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和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为研究对象,利用保护地常用的八种常用喷施类农药(阿维菌素、烯啶虫胺、吡虫啉、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吡丙醚、啶虫脒)和三种烟剂农药(百菌清、病毒灵、异丙威·哒螨灵)对两种天敌进行敏感性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丽蚜小蜂成蜂对八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筛选出五种中等毒性和三种安全药剂,吡丙醚对丽蚜小蜂成蜂的致死率最低为42%。丽蚜小蜂幼虫期对药剂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蛹期。农药残留期越长,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越小,但各药剂间的残留期有显著差异,在残留第7 d时,丽蚜小蜂对药剂表现出明显的毒物兴奋效应,吡虫啉、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啶虫脒处理后寄生粉虱若虫7.07、7.13、7.13、6.8头,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7头。2.异色瓢虫成虫对八种药剂的致死率均低于50%,敏感性较低。异色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卵期和幼虫期的敏感性显著高于蛹期和成虫期的敏感性,其中吡丙醚和阿维菌素对异色瓢虫卵的致死率最高(分别为89%和92%)。八种药剂的残留期显然都表现出与异色瓢虫的取食量呈正相关,即残留期越长,异色瓢虫取食豆蚜的数量越多,但到第7 d的取食数量仍显著低于对照。3.丽蚜小蜂经三种烟剂不同时间(4 h、8 h、12 h和24 h)处理后对其取食能力相比对照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药剂之间有显著差异,相比喷施类药剂,丽蚜小蜂的取食能力受烟剂的影响更大。在寄生烟粉虱若虫方面,经三种烟剂处理24 h后寄生粉虱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异丙威·哒螨灵和百菌清对丽蚜小蜂在不同时间处理的寄生数量无显著差异,而病毒灵处理后丽蚜小蜂的寄生数量伴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三种烟剂农药在4~24h内均能够对丽蚜小蜂产生致死作用,其中异丙威·哒螨灵的致死率显著高于百菌清和病毒灵。4.异丙威·哒螨灵处理后异色瓢虫的致死率显著高于百菌清和病毒灵处理组。三种烟剂农药对异色瓢虫的取食数量在不同时间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处理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24 h内的取食量显著均低于对照组。三种烟剂处理下异色瓢虫表现出与丽蚜小蜂相同的作用趋势。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啶虫脒、溴氰虫酰胺和吡丙醚对丽蚜小蜂的毒性较低,安全指数较高。八种喷施类药剂对异色瓢虫的影响中等,田间推荐浓度下的死亡率在50%以下。异丙威·哒螨灵烟剂对丽蚜小蜂和异色瓢虫均有一定的杀伤力,三种烟剂农药对两种天敌昆虫的寄生和取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介绍了各类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着重综述了生物基聚酰胺的主要合成路线以及开发应用现状,并就生物基聚酰胺的发展给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方差分析对正交试验的误差进行估计,并就无合并误差和有合并误差这两种情形的正交试验,如何估计它们的试验误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今人大抵以为《汉广》一诗是恋歌,但本诗明言"之子于归",此诗之主旨必关乎婚姻。周代婚姻制度中存在"成妇之礼"及相应的"留马、返马之礼",本诗正是这种婚俗的产物。《诗经》
<正>"妈妈的爱就像清冽的河水,我就像那幸福的种子,享受着河水的滋润。妈妈的爱又像那从天而降的雨露,我便像……"正如这首诗所说,妈妈的爱是伟大而又无微不至的,它温暖着我
期刊
发端于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施加影响并引起积极的回应。从五四运动到"科玄论战",从改革开放到南巡谈话,这些特定时期的特定运动不是20世纪
高等院校音乐学 (师 )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师范性。手风琴课作为音乐学 (师 )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音乐学 (师 )专业手风琴的教学特
<正>广义差分法自1982年被提出,至今已获得很大发展(见[1]或[10],这种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有限体积(元)法(见[8],[9]),它的主要优点是保持物理量的局部守恒性.文[3],[5]分别将三角
当前,职前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存在着教学目标确定和实现的盲从性、教学内容理解的肤浅性、课堂教学导入的程式化、教学对象认识的匮乏性、教学策略的低效性以及教学评价
多普勒气象雷达信号处理器的主要任务是对三个参数:平均功率S、平均速度v、谱宽σv作出较好的估计,从而为终端数据处理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这三个参数与气象目标的物理特性
会议
在中国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经济、贸易和金融合作日趋紧密的背景下,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历史基础、现实选择、内在要求和历史的发展潮流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大陆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