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是资源流动的重要方式,跨区域并购将引起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进而推动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当前我国企业跨区域并购市场活跃,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地区间要素禀赋、政策环境存在差异,因此,跨区域并购活动在区域分布上也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本文以跨区域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因-跨区域并购-效应-环境要素-吸引力”的逻辑思路,研究了跨区域并购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跨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的作用机理。企业跨区域并购的动因在于追逐资源节约成本,当地区环境要素的供给水平满足跨区域并购动因时,区域便对企业产生跨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而跨区域并购为企业和区域带来的效应又能帮助地区优化市场环境,累积该吸引力,从而诱发新一轮跨区域并购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以资源吸引力、成本吸引力以及接纳吸引力为维度,构建基于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文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的多层次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2008-2013年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跨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指数,分析各地区并购市场环境状况,比较各地区吸引跨区域并购的优劣势。同时,本文分析了采矿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的跨区域并购区位选择现状,发现各地区跨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存在行业差异,验证了跨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指数能够多维度反映区域对不同行业的吸引力。此外,以北京市为例,纵向分析2008-2013年间北京市并购市场吸引力的变化过程,验证了跨区域并购市场吸引力指数与跨区域并购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该指数与跨区域并购活跃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并购市场吸引力呈现“东强-中弱-西更弱”的分布格局,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但是纵观2008-2013年间各省区并购市场环境均有所改善。同时,经济环境、消费市场水平、自然资源要素、基础设施水平是影响并购市场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为吸引跨区域并购活动,提高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水平,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各地区应在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政策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