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zhenggangd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历史时期,在这一宏阔历史背景之下,佛教在四川这样一个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的区域环境内向上发展渐臻鼎盛。分析此一时期四川佛教发展空间分布和演变趋势对于丰富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议题及探讨佛教区域传播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寺院和石刻构成佛教宏传的道场体系,僧人和俗人作为布道的主体和受体构成佛教传播的“渡乘”体系,四者共同构成了佛教流布和佛教感知的一个完整系统。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文章选取寺院、石刻、高僧和艺文(其作者为俗人)作为重点要素以考察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发展相关情况。唐宋四川佛教寺院分布。主要以唐宋时期史料和相关方志记载为依据,分别对唐宋两代四川各府州的寺院分布进行整理和统计,总结分布特点,探讨寺院分布与人口和府州等级关系。总体说来从唐至宋,四川寺院分布区域扩大,内涵加深。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府州等级所反映的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寺院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唐宋四川石刻分布。利用相关考古资料并结合笔者考察实际,在古地理单元基础上,对唐宋时期四川佛教石刻分布进行梳理,总结分布特点,探讨石刻分布与寺院关系。唐代至宋代,四川石刻分布区域相对缩小,但影响力大,因而在全国佛教石刻活动几近停滞的背景下,其实是四川佛教发展进步的表现。唐宋四川高僧分布。主要以相关僧传为统计口径,从籍贯和驻锡两个方面对高僧地理分布进行考察。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分别总结唐宋时期四川高僧地理分布情况,探讨该地理分布特点和寺院分布与石刻分布的关系。从籍贯看,唐代至宋代,四川高僧籍贯分布区域拓展,数量上升,相关府州产生高僧数量增多;从驻锡看,唐代至宋代,成都府地区、绵剑地区、梓遂地区驻锡高僧数量下降明显,川东峡江地带驻锡僧人数量一定程度增多,眉嘉地区驻锡高僧数量上升明显。二者共同说明唐代至宋代,四川佛教由部分区域向更多区域发展的过程。唐宋四川佛教艺文分布。以相关诗文集、金石材料和方志为主要依据分别对唐宋四川各府州佛教艺文分布进行整理,分析特点,探讨艺文与寺院、石刻和高僧的关系。唐代至宋代,佛教艺文地理分布在空间上拓展,内涵上加强。整体而言,除个别州数据有所下降外,其余诸府州数据都程度不等地增加。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府地区,以嘉州为核心的眉嘉地区,以昌州为代表的昌普地区艺文分布数量增幅明显。利州地区、巴州地区艺文分布数量一定程度下降,而峡江地带艺文分布数量有所上升。总体而言,从寺院、石刻、高僧和艺文分布变迁情况看,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发展在全国佛教尤其是北方佛教式微的背景下呈现整体向上的趋势。这样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和三大方面因素相关,即重要的区域位置、外在的人文动力和佛教自身特点与世俗化。这种趋势及其与诸因素关系反映了相对封闭地理单元内佛教传播的一般规律,也从个案缩影的角度印证了伴随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
其他文献
<正>生活教育理论有利于改善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当前我国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主
目前我国存在社会工作者人才数量有限、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以及国家用人机制的阻碍等不利因素,导致社会工作人才需
历经十多年沉默的冯至在四十年代为我们带来了文学史上的大惊喜。在抗战的硝烟中,冯至为我们奉上了《十四行集》、《伍子胥》、《山水》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彰显出了一位融汇中
剪纸这门充满着乡土气息的艺术,通过农村妇女灵巧的双手,广泛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它不仅代表着活的文化空间和社会记忆,而且也代表活的文化象征和文化基因,从而融合成多元文化发
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是幼儿喜闻见乐的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民间游戏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传承和保护民间游戏越来越
家校合作是使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为一体的过程,不仅表现为二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而且表现在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
中国民间剪纸是历史悠久、群众性广泛和艺术价值极高的民间艺术,它是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样,地域文化在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使用,也包括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环节的协调监控,其中教育教学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核心,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自身
为解决智能交通系统中交通标志识别的实时性差和准确率低等缺陷,本文提出一套高效准确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待检测区域,对该区域图像进行预处理以适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