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6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并将其列于“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的第一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征维度研究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一方面可以为其选拔、评价、培养等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加强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人才开发与培养过程中发挥实际的导向作用,具有现时评价和未来导向的双重作用。创新型科技人才目前是一个分歧较多的概念,本研究将其定义为:从事自然科学领域工作,以研究、开发未曾出现过的理论、技术、产品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已取得或有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较高层次劳动者。在以上定义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兼顾科研原始创新、基础创新与市场应用要求,兼顾能力、素质提升与绩效表现,选取包括自身素质、科技创新行为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特征维度,构建特征维度概念模型,编制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维度要素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首先借助探索性因子分析(SPSS16.0)和验证性因子分析(LISREL)对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索与分析,充分验证问卷即构思特征维度的信效度,接着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与模型参数估计,探索三维度之间的影响关系。本研究最终确立了包含3个一级要素,12个二级要素,32个三级要素的特征维度体系,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素质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对创新成果有显著正向影响——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能够导致创新行为,有效的创新行为能够带来创新成果。但创新素质与创新成果并无直接显著关系,这说明众多被调查者认为,在目前情境和条件下,创新素质起的是潜在的基础性的作用,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创新行为产生科技创新成果。另外,专业知识与兴趣、新想法新观点与团队合作、学科发展贡献与成果质量是众多被调查者认为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相对最为重要的特征,为把握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针对特定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对象制定具体的考评指标与权重并实施评价,而是分析和把握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维度的基本结构、形成机理及影响关系;因此,不是铺陈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的各方面具体实施措施,而是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殊性,重点论述其特征维度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基于其特征提出相关评价的实施要点和针对性的培养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