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华北陆块中部的太行山造山带,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燕山运动的活化改造,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构成我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成矿区带。山西刁泉银铜矿床即为该成矿区带的一个典型矿床实例。为了解决岩浆演化的时序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刁泉银铜矿床系统地开展矿床地质、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获得如下重要成果和进展认识。(1)刁泉岩体包括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和花岗斑岩,岩石学及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它们属于高钾、富碱、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钙碱性花岗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Nd-Pb同位素显示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均由中深变质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黑云母石英二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40 Ma,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32 Ma,是华北陆块燕山中期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形成于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下,为同一造山旋回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2)刁泉夕卡岩型银铜矿床成矿时代为132 Ma(辉钼矿Re-Os年龄),与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132 Ma)成岩时代一致。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岩;铅同位素显示了与岩浆岩相似的特征,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成分及氢、氧、碳同位素具有岩浆热液的特征,说明岩浆作用提供了成矿热液,成矿流体属于H2O-Na Cl-CO2体系,从早期至晚期成矿流体温度和盐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以上特征表明花岗斑岩与和成矿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提供了成矿的物质、流体和热动力。(3)除夕卡岩型矿化,刁泉银铜矿床可能存在着斑岩型钼矿化,它们属于同一期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产物,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刁泉银铜矿床成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