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及质量安全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对于保障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整体上人多地少,人类与土地供给矛盾突出,并且近些年在工业化与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耕地遭到破坏和占用,我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下降。本文以整个海林市作为研究对象,在运用PSR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进行初步分析得到系统压力、系统状态及系统响应的权重,在海林市的耕地生态系统中分别选取指标因子来对应系统压力、系统状态与系统响应,使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在运用综合指数法将两次权重结合,计算出海林市2011至2015年每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加以分析,得出这5年间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的变化。通过数据的分析,提出对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影响较大的指标因子,15个指标因子对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的促进与削弱的作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海林市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上处于较安全的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等级,生态安全综合值在2011-2015这5年中大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1-2012年,综合值从2011年的0.6081的濒临临界安全等级的较安全等级上升到2012年0.7932的临近安全等级的较安全等级,上升幅度达到3.04%;第二阶段是从2012-2013年,综合值从2012年0.7932的较安全级逐步下降到2013年0.6257较安全级,下降幅度达到2.68%,这一年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程度下降幅度比较大;第三阶段是从2013-2015年,综合值在逐步上升,到达2015年的0.7898临近安全等级的数值,这两年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在逐渐恢复。在这五年期间影响海林市耕地生态安全的指标因子中,每一个指标因子都对耕地生态安全系统有微观的抑制与促进的作用,更细节的体现出这些指标因子的变化会对耕地生态安全产生的影响。在指标因子这个层面中,政府与农民的参与和爱护程度会更直观的影响耕地生态安全。近五年来海林市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整体状况变化幅度比较大,但其安全水平总体上没有改变一直保持在较安全等级,但是在较安全等级中变化幅度比较大。濒临临近安全到临近安全变化中,幅度比较明显。海林市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随意施用化肥与农药以及城镇周区环境污染会导致耕地资源的质量逐步下降,生态灾害时有发生,耕地的土地肥力降低,为此海林市进行退耕还林来恢复土地肥力,此时还会降低耕地数量,对耕地生态安全的综合指数有明显的改变。本研究针对海林市耕地资源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