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概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历程。探索发现了在药品和食品方面使用大体积进样、场放大进样等技术同毛细管法联用时的优点。本文通过以下六部分进行介绍:1.综述了毛细管电泳的理论、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2.将胶束扫集技术同毛细管电动色谱法联用,建立了在线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sweeping-MEKC)分离测定急支糖浆中的阿魏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的新方法。此方法成功的用于分离测定急支糖浆中的阿魏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的含量。在优化的条件下,上述三种物质均在15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5%。检出限分别达到109.95μg/L、88.48μg/L和15.96μg/L;回收率分别为92.74%~102.39%、96.4%~100.74%、96.87%~100.9%。3.将场放大进样、胶束扫集技术同毛细管电动色谱法联用,建立了场放大进样-胶束扫集-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分离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的尼泊金的新方法。此方法成功的用于分离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的尼泊金的含量。在优化的条件下,上述两种物质均在10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5%。两种物质的检出限分别达到27.69μg/L和84.11μg/L;两种物质的回收率分别为99.72%~100.33%、98.86%~102.29%。4.将大体积进样和毛细管区带法联用,建立了大体积进样--逆电渗流堆积--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清肝利胆口服液中的厚朴酚、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新方法。此方法成功的用于测定清肝利胆口服液中的厚朴酚、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在优化条件下,上述三种物质均在20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5%。三种物质的检出限分别为184.2ng/L、36.07μg/L、77.99ng/L;三种物质的回收率分别为98.4%~103.4%、97.7%~104.3%和95.2%~101.6%。5.将大体积进样和毛细管区带法联用,建立了大体积进样--逆电渗流堆积--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测定栀子金花丸中的黄芩苷、阿魏酸和绿原酸的新方法。此方法成功的用于测定栀子金花丸中的黄芩苷、阿魏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在优化条件下,上述三种物质均在20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5%。三种物质的检出限分别达到2.392ng/L、0.2007ng/L和4.831ng/L;三种物质的回收率分别为98.99%~102.4%、97.61%~103.7%和98.84%~100.7%。6.采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建立山梨酸钠、日落黄和柠檬黄分离测定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上述三种物质均在10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5%。梨酸钠、日落黄和柠檬黄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3.80μg/L、12.93μg/L和5.523μg/L。该法用于果冻中山梨酸钠、日落黄和柠檬黄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7.47~101.7%、97.98~103.2%和98.57~104.6%。与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相比,具有柱效高、快速、重现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