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罐预投产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c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NG储罐是LNG接收站内的关键设备,常压下LNG的储存温度低至111K,因此预冷是储罐投产之前必须的一环。本文先通过实验方法对小型低温储罐预冷、充装及储存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而后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例验证三个方面对大型LNG储罐的预冷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以195L小型低温储罐为研究对象,液氮为实验介质,对预冷、充装与稳定储存阶段规律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预冷过程分为3个阶段,高温恒定阶段、快速温降阶段及缓慢温降阶段。(2)充装过程,罐内出现温升现象,且自下而上,温升幅度减小。(3)储罐蒸发流量呈周期性波动,波动趋势与环境压力波动趋势相反,与温度波动趋势无关。(4)储罐初始充装率越高,压力升高速度越小,安全储存时间越长。研究LNG储罐预冷工艺流程及预冷要求,对LNG预冷和低温氮气预冷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给出各工艺的适用条件。对16×10~4m~3大型LNG储罐预冷过程进行传热分析,建立预冷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求解,研究预冷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预冷初始,储罐压力及BOG排放流量迅速增加;随预冷进行,LNG流量增大且增速增加,储罐压力减小,BOG排放流量缓慢增大直到后期减小。(2)温降速度越大,预冷用时越少,LNG流量、BOG排放流量及罐内压力越大;LNG总用量及BOG排放总量越小,当温降速度超过-3K/h后,影响减弱。(3)储罐初始压力以及BOG排放设定压力对预冷过程影响较小。因此,建议预冷前期,采用小温降速度;后期加大温降速度;整个预冷过程,平均温降速度控制在-2~-3K/h;储罐初始压力为10~15kPa,BOG排放设定压力为15kPa。建立16×10~4m~3大型LNG储罐LNG预冷三维数值模型,对LNG相变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编写UDF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预冷数据较为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预冷过程物理场变化规律并分析喷淋环对预冷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型储罐罐内温度变化趋势与小型储罐预冷实验结果一致。(2)温度场与罐内流场相互影响。储罐的左右两边均形成了涡流。(3)预冷过程罐底中心区域出现二次回流,减慢温降速度。(4)预冷过程,罐内下部压力高于上部压力,压力梯度明显。(5)喷淋环管的位置、直径、喷嘴个数均对储罐预冷过程均有影响。对于16×10~4m~3LNG储罐,建议应尽量将喷淋环管与放空口距离增大,喷淋环直径为13m,喷嘴个数不宜过多,个数范围一般在18~28个。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文以财经类专业为例,谈谈专业技能训练开展中可能产生的有关问题,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专业;技能训练;社团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岗位需求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基层人才培养摇篮,对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本文以财经类专业为例,谈谈专业技能训练开展中遇到的难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专业技能训练的需求性分
人们在观察、认识、欣赏真实世界中的对象时,总是以其中的某个面或者某条线作为参考基准,比如人们习惯用直立、两眼平视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物体,但是当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本文以广元移动新建基站项目为研究对象,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改进研究,经调研认为广元移动新建基站项目,是广元移动响应国家“宽带中国”项目工程,落实广元通信升级改造,进行广元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广元移动信息消费和惠民的重要措施。项目的启动对提升广元移动通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时间长,利益共同体很多,建设过程比较复杂等特点,项目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项目成本管理
<正> 《企业会计准则》第38条规定: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在具体
当前音乐学术界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十分严重,若欲综合治理音乐学术环境,首先应该把好各个教学与审核环节的关隘,对于严格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及其训练过程给予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学校教育会出现盲区,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都源自于家庭问题的处理不当,这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使班主任的教育陷入两难境地.随着
摘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刻不容缓,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从研究当前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开始,不断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关键词:体育锻炼;价值观;区别  一、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的变化  1.不同年级之间的变化  高年级学生的行为控制感要高于低年级学生,对于一些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掌握得更加娴熟,对于运动项目的了解也更多,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更有自主权,对参加锻炼的难易程度的直觉更高。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