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算理”作为计算过程背后的道理,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算理理解”也是小学计算教学中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有效的“算理”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提升计算技能,同时也能在探究算理,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与抽象概括,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与一线教师开始重视针对“算理”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在经历探究算理—明确算理—理解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能够意识到算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进行“算理”教学才能使其效果更优值得我们去探讨。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算理”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优秀的小学中段计算教学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及对小学中段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和探究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算理”教学策略及分析一线“算理”教学中还存在问题与困惑,并基于学习双机制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数学多元表征理论的指导,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以求能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数学“算理”教学的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在阐明算理及“算理”教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教版小学中段数学教材中算理的呈现方式,以及实施“算理”教学的意义。同时,在借鉴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多节小学中段的计算教学课进行了观察及课例分析,并对多名小学中段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重点了解了小学中段“算理”教学的情况。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人教版小学中段的数学教材中,算理通常以情境主题图、数学工具、问题导向、习题辅助的方式呈现。其次,通过对实际“算理”教学进行课堂观察与一线教师的访谈,总结了小学中段“算理”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与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小学中段“算理”教学的策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正确认识“算理”教学;核心素养出发,制定多层级“算理”教学目标;以算理为主线,系统出发,深入分析“算理”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算理”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评价,以“评”促“学”。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能提高教师进行“算理”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使学生在经历“算理”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计算技能,提升运算素养及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