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企业增加价值,既是内部审计的功能,也是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改善企业绩效则是企业价值增值最基本的体现。IIA在1999年提出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强调内部审计具有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功能。国际组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及国家审计署也纷纷出台政策,确保内部审计价值增功能的实现。国内外各内部审计组织为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在提高业务质量、拓展审计业务领域、增加业务量等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但是,内部审计是否真正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增值效果如何等,还有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回顾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受托责任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内部审计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2011-2015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部审计过程和结果两方面选取六个指标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指数,并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托宾Q值分别衡量企业财务绩效和企业市场绩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指数与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均呈现正相关且显著,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更有助于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增长;也就是说,高质量的内部审计的确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鉴于此,本文从加强高管层重视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便更高效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价值增值方面的作用。本文在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指数时,将内部审计规模的衡量指标由内部审计人数替换为内部审计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比值,并用内部审计人数占公司资产规模的比值替代内部审计规模进行稳健性检验,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