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是人们在自由时间内的自由活动和自在体验,它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休闲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休闲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真、善、美的无限追求,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休闲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绝对自由,它是与道德、责任以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紧密联系的。休闲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在中国传统休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古老而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文明。尤其是庄子“乘道德以浮游”的微妙而高级的境界无疑是传统休闲文化留给历史的经典。“天人合一”的休闲思想和“修身养性”的休闲理念始终贯穿于传统休闲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不断提高着人的思想与品质。而早在古希腊时期,被称为“休闲之父”的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把休闲与美德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对后来西方近现代休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从人的发展本身出发,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休闲的核心内容,并对消费主义休闲和享乐主义休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本文通过对中外休闲思想中的道德与价值理念的探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休闲文化应具备的特征及其德性休闲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和意义所在。文章重点指出,德性休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我们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德性休闲内容: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促进休闲主体自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德性休闲本质内容和根本人生目的;并始终坚持休闲与责任的辩证统一,做到用道德心和责任心去践行德性休闲,在德性休闲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而我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一方面,休闲主体自我的理性自觉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大众化的德性休闲理念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