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星系核周围尘埃的分布及其远红外辐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尘埃环(torus)是活动星系核(AGN)统一模型的关键成分,它位于宽线区外侧,在不同视角下其对于吸积盘区域和宽线区不同程度的遮蔽造成我们观测到不同类型的活动星系核,如光学type-1/2活动星系核、X射线遮蔽/未遮蔽活动星系核等。torus吸收紫外、光学等短波光子后会使得物质被加热,而这部分能量最终会以再辐射的形式产生峰值位于20-70 μm的红外辐射。细致研究活动星系核的红外辐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torus的物质组成及分布,同时也是我们准确扣除活动星系核对于星系红外辐射的污染,从而通过星系红外光度测量恒星形成率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已经有诸多研究探讨了活动星系核在红外波段的能谱形状。但是在关于活动星系核对星系总体远红外辐射是否存在显著的贡献(即,活动星系核的红外能谱是否比较“冷”)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理解前人工作存在矛盾的原因,并得到更加准确的活动星系核本征红外能谱,我们细致研究了 42个红移小于0.5的PG类星体(Palomar-Green quasars)的IRS中红外光谱和高质量远红外测光数据。我们将降低分辨率后的IRS光谱与远红外测光点结合,构建了这些源6-500 μm的能谱。通过将一个参数空间覆盖广泛的活动星系核能谱模板库分别与三个常用星系能谱模板库(DH02、DH14和R09)进行线性组合,我们生成了一系列活动星系核-星系综合模板。利用这些模板,我们对这42个源的红外能谱进行了分解,并从最佳拟合结果中得到了每个源的本征活动星系核成分。我们对这些活动星系核成分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并计算了其中位能谱。我们发现,选用不同的星系模板对于最终得到的中位能谱没有显著影响。我们所得到的这42个活动星系核的中位能谱在远红外波段(>100μm)的贡献与Mullaney et al.(2011)和Lyu et al.(2017)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要显著地低于Symeonidis et al.(2016)(S16)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S16单纯利用PAH(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线选取星系模板并不能准确确定星系成分所导致的。因为PAH线可能会受到9.7μm处宽Si吸收线的影响,因此,当星系模板不能很好地处理Si吸收线时(比如S16使用的DH02模板就没有包含Si的吸收),9-12μm处的拟合结果可能会与真实数据点存在显著的偏离,导致PAH流量的测量(进而星系模板的匹配)与真实情况存在系统性偏差。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利用幂律连续谱加发射线分解的方法测量了真实IRS光谱的PAH流量。随后,我们利用三个星系模板得到的最佳拟合能谱结果经过重采样生成了模拟IRS光谱,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了 PAH线流量并与真实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测量结果显著依赖于星系模板的选择。当使用R09模板时,测量真实光谱与模拟光谱得到的PAH强度非常一致,说明使用R09模板进行能谱拟合可以很好地还原出真实数据在9-12μm处的特征。但是,使用DH02以及DH14模板得到的模拟光谱PAH强度则系统性地偏离真实IRS光谱所得的结果,而这两个模板均未考虑Si吸收线的影响。这一结果表明S16利用DH02模板以及拟合PAH线的方法得到的能谱分解结果及活动星系核远红外能谱并不可信,而我们的方法则更为可靠并且不依赖于星系模板的选择。随后,我们研究了活动星系核能谱随光度的变化趋势。我们发现红外能谱随着光度的增加表现出了更冷(中红外辐射与远红外辐射之比更小)的谱型。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高光度活动星系核的torus其尘埃组分的平均升华温度可能更低,从而导致torus的整体温度更低。我们还选取了 202个来自Swift-BATX射线巡天的活动星系核,并通过研究这些源X射线吸收的强弱与中红外光谱中Si线所表征的尘埃消光之间的关联,来进一步揭示活动星系核遮蔽物质的性质和分布。我们搜集了这些源通过X射线光谱拟合得到的中性氢原子柱密度NH及14-195 keV光度、光学光谱分类和Hα光度,并通过分解它们的IRS光谱,得到了每个源的9.7 μm Si线强度。我们发现,有72个源的Si线表现为发射线,其余则表现为吸收线;type-1.9型及type-2活动星系核则几乎都表现为吸收。与先前Shi et al.(2006)的工作一样,我们也得到了一个Si线强度与NH值非常弥散的反相关关系。这些结果均与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的预期相符,即,type-2活动星系核在视线方向被torus遮蔽,从而导致了严重的X射线吸收以及Si吸收线的产生。我们还通过经验性公式,利用Si线强度推算出V波段消光Av,并与利用Shimizu et al.(2018)关系通过宽Hα线推导出的Av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一差异的可能是由torus是离散的,或者Shimizu et al.(2018)给出的关系并不紧致所导致。最后,我们通过将观测到的9.7μm Si线光深τSi与X射线吸收NH之间的关联与理论模型预言的关系进行比较来研究遮蔽物质的成分及分布。我们利用Fritz et al.(2006)连续torus模型及Nenkova et al.(2008a)离散torus模型分别在很宽的参数空间范围内生成的一系列理论能谱,计算了相应的τSi与NH。通过与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离散torus模型可以更好地还原出观测到的TSi与NH分布,而连续torus模型与观测分布之间则存在显著的偏离。这说明遮蔽物质更有可能是由一系列离散化的云团组成,而非Fritz et al.(2006)模型所假设的连续状结构。我们还发现,当NH>1022 cm-2时,绝大多数源在X射线波段的吸收程度要远远大于通过Si线光深所推算出来的尘埃所能贡献的吸收。这说明存在除了尘埃以外的气体对X射线贡献了额外的吸收,而这部分气体可能来自于宽线区云团或盘风。
其他文献
大别造山带位于中国东部,是由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在三叠纪时期碰撞所形成的,它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出露规模最大和研究程度最高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同时也是广泛发育碰撞后岩浆活动的地区之一。研究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以及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的元素分异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对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
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记录了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及陆内裂断等多阶段构造体系的转化,引起了地壳发生明显的变形、变质和岩浆作用,因此是研究大陆动力学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区域。汇聚大陆边缘区域变质岩作为受温度和压力变化引起的构造作用产物,可以形成于不同构造背景且表现出不同的P-T轨迹和温压比,因此是反演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对象。桐柏造山带位于中国中央造山带(秦岭-桐柏-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部
自Vela卫星在上世纪60年代探测到伽玛射线暴以来,人们对伽玛射线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伽玛暴是一种持续时标很短的高能光子爆发现象,是目前为止人们所探测到的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根据伽玛射线暴的持续时标可以将其分为长伽玛射线暴和短伽玛射线暴,它们有着不同的起源。通常认为长伽玛射线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的塌缩,而短伽玛射线暴则起源于致密星的合并,如双中子星并合或中子星-黑洞合并。伽玛暴及其余辉
本博士论文对苏鲁造山带及西阿尔卑斯造山带俯冲陆壳内部的流体/熔体活动及其伴随的水岩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苏鲁造山带东海池庄地区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变质脉能够反映榴辉岩内部脱水形成的变质流体的组成和演化。变质脉主要是由石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黝帘石、金红石和锆石等矿物组成,与寄主榴辉岩的矿物组成类似。相比于榴辉岩,脉体中的石榴石更加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黝帘
中国华南扬子台地保存有较为连续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其是探索新元古代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区域。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基于扬子台地王集地区的岩心钻孔,测试分析得到高分辨率的碳酸盐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i)数据和碳酸盐氧同位素(δ18Ocarb)数据。该钻孔包含成冰系南沱组地层、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地层和灯影组地层,以及寒武系岩家河组地层。王集岩心钻孔陡山沱组δ13Ccarb曲线变化趋势与前人对扬
宇宙线的研究自19世纪末开始,历经百年的探索,人们已经对宇宙线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近些年人们发现宇宙线在几百GeV处存在明显的能谱变硬特征,这一发现跟此前预测的单幂律能谱存在明显的冲突,可能对宇宙线加速、传播等物理过程有重要意义。但纵观近些年的空间宇宙线卫星实验,测量能量上限至多到几万亿电子伏特(~TeV),与地面实验相比仍有一定的不足,对于略显观测空白的几个TeV到百TeV能段,空间实验几乎很
自1912年宇宙线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宇宙线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然而宇宙线的起源却一直是一个科学难题,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银河系内宇宙线主要是由超新星遗迹加速产生。由于星际磁场的存在,人们很难通过对宇宙线的测量得到加速源的信息。但是,高能宇宙线粒子可以通过不同的辐射机制产生伽马射线辐射。随着地面和空间伽马射线望远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超新星遗迹以及其他伽马射线源被发现,这些不断积累的观测数据为我们研究
地球辐射带是由大量捕获在地球磁场的高能带电粒子组成,主要位于1.2-8个地球半径之间,这些能量粒子会对在轨航天系统造成多种故障,并给宇航员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合声波与高能电子的相互作用在辐射带电子的演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夜侧合声波是由~keV-100 keV的各向异性电子激发形成,但日侧合声波的激发机制和传播特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主要通过多卫星观测数据分析与处理,结合理论
自从活动星系核(AGN)被发现以来,它的非周期性光变就为人所知;这样的光变覆盖了从射电波段一直到X射线、伽玛射线波段。近年来,随着时域天文学的发展,活动星系核的光变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对活动星系核光变的研究,能极大的推进我们对活动星系核方方面面的理解,包括其吸积盘的辐射及尺寸、宽发射线区气体的分布及物理、吸积盘和X射线冕区之间的联系、红外辐射的过程和物理性质等等。此外,对光变的理解也能帮助我们从光
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简称CME)是太阳大气中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其爆发通常能释放大量的能量并抛射大量磁化等离子体。当CME的运动速度超过当地快磁声速时,CME能够驱动激波形成。而CME所驱动的激波则能进一步导致太阳高能粒子事件(solar energetic particle,简称SEP)的发生。CME是引发地磁暴主要原因之一,而由其驱动激波产生的太阳质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