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文化也滋润一地的文学。统而言之,地域文化对地域作家的影响是复杂而深层的,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濡染,有时则是出于作家自觉的追求。从地域角度来研究苏州当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不仅能更好地探讨苏州文学发展变迁的内在根源,还能更准确地把握“苏州味文学”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将在对其价值、意义及贡献进行评估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以陆文夫、范小青、朱文颖、陈益、车前子、陶文瑜、金曾豪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苏州作家为例,来探究当代苏州文学与苏州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苏州文化是“水性”的文化,集糯、韧、雅、淡、巧于一体的“水性”精神是苏州地域文化的独特内涵。深受苏州文化熏陶的苏州文学也闪现着“水性”的光泽,并洋溢着浓郁的“苏州味”。苏州文学的“苏州味”是和苏州文化的“水性”精神若合一契的。当代“苏州味文学”的“水性”主要表现为:柔糯与刚韧共生的和谐之美、细腻与闲逸相生的文化性格、风雅与俚俗并蓄的文化品位、冲淡与诗意相融的审美趣味。苏州文化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对苏州作家及其创作产生了鲜明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苏州作家的文学创作漫溢着浓郁的“苏州味”,展现了鲜明的地域性;另一方面,长期浸染于苏州文化之中的苏州作家,其个性气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水性”精神的深刻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当代苏州文学虽也经历了兴衰沉浮的发展历程,但沉淀于苏州文化深处的不变的质素——“慢感”与“闲逸”——则为“苏州味文学”打上了独特的烙印,使其成为了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