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NSCLC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约有50%的晚期NSCLC患者出现MPE。然而MPE尚无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令人满意的生物标志物。寻找新的MPE诊断及预后标志物,对于MPE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检测胸腔积液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因子-1(ESM-1)的水平,探索ESM-1在MPE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通过ROC曲线及生存分析,评价ESM-1对NSCLC相关性MP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资料和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于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NSCLC相关性MPE患者70例(研究组),同时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ESM-1的水平,化学发光法试剂盒检测胸腔积液中的CEA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诊断界值时,胸腔积液ESM-1和CEA诊断NSCLC相关性M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SM-1和CEA联合检测时,先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做出概率预测值,并以此值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出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对研究组进行随访,同时根据ESM-1水平高低将研究组分为ESM-1高水平和低水平两个亚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PE中ESM-1的水平高低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ESM-1及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M-1:51.17 ± 4.51ng/ml vs.13.67 ± 0.92ng/ml,p<0.001;CEA:185.26 ± 29.20ng/ml vs.4.02 ± 0.37ng/ml,p<0.001)。(2)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诊断界值时,分析胸腔积液ESM-1和CEA诊断M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SM-1和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863。ESM-1 95%的可信区间为0.825-0.943,当最佳截断值取19.58ng/ml时,ESM-1诊断MPE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1.4%、84.0%和82.5%。CEA 95%的可信区间为0.798-0.929,当最佳截断值取8.52ng/ml时,CEA诊断MPE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8.6%、96.0%和80.0%。(3)ESM-1和CEA联合诊断NSCLC相关性MPE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较单一检测ESM-1均有所增高(85.7%,96.0%,82.7%)。(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NSCLC相关性MPE中,相对于ESM-1低水平患者而言,ESM-1水平增高者(>19.58ng/ml)生存期短(22.09月vs.11.49月,p=0.003)。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ESM-1可能作为NSCLC相关性MPE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结论(1)ESM-1水平在NSCLC相关性MPE中显著增高,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与CE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2)胸腔积液ESM-1可能作为NSCLC相关性MPE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MPE中ESM-1水平越高,提示NSCLC相关性MPE患者OS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