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布比卡因(bupivacaine)是临床常用的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强效、长效的特点。但布比卡因具有很强的心脏毒性,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心功能衰竭,甚至室颤、心跳骤停。有证据显示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损伤。然而,电针是否可以缓解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仍然未知。本实验评价电针预处理对布比卡因中毒大鼠心跳停止和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180~240g,月龄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2):布比卡因组(B组)、电针60min组(EA60组)和电针30min组(EA30组)。EA60组和EA30组分别电针双侧―内关‖、―足三里‖、―丰隆‖穴位60min、30min,B组无处理。之后行Ⅱ导联心电图监测、股静脉置管开放静脉通路、颈动脉置管监测动脉血压。电针刺激后3h时静脉匀速注射0.5%布比卡因10 mg/kg,2min给完。发生心跳骤停的大鼠即刻行心肺复苏。用PowerLab系统自动采集布比卡因注射后25min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ECG),并计量QRS、QT波增宽20%时间,呼吸、心跳停止时间、心跳停止发生率、复苏耗时、最终生存比率等指标。检测布比卡因注射前所有大鼠及注射25min后存活大鼠颈动脉血气,然后取左心室壁心肌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胞浆和线粒体左旋左旋肉碱(L-carnitine,CT)的含量。结果:注射布比卡因后,EA60组大鼠QRS波增宽20%时间高于EA30组和B组(P<0.05);EA60组和EA30组心跳停止时间较B组延长(P<0.05);布比卡因注射后大部分时间点EA60组血压、心率明显高于EA30组、B组(P<0.05);EA60组复苏耗时短于EA30组和B组(P<0.05),而EA30组和B组复苏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布比卡因后,B组、EA60组和EA30组大鼠发生心跳停止个数分别为11/12、7/12、10/12,三组大鼠心跳停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结束后,EA60组大鼠最终生存比率(12/12)高于B组(4/12)(P<0.05),而EA30组(8/12)和B组最终生存比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心肌胞浆CT高于EA60组和EA30组(P<0.05);EA60组心肌线粒体CT高于EA30组和B组(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提高大鼠对布比卡因中毒耐受性,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提高最终生存比率,且电针60min优于30min。电针预处理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左旋肉碱水平而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