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腹泻病是当前危害养猪业较突出的一类疫病,该类疫病发病原因复杂,其中最突出的是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PED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呕吐、脱水和死亡等临床症状,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探讨PED发病猪场的真实感染背景和发病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对控制腹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四川某猪场2017年和2018年两次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抗体检测、基因变异分型等研究,并探索相应的控制方案为临床控制腹泻提供参考和借鉴。1、发病猪场的的病原学诊断:本研究对2017年和2018年两次发生腹泻的病猪开展临床诊断、剖检观察、细菌分离鉴定,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II病毒(PCV 2)。结果表明2017年病例中4头病仔猪检测结果为PEDV与PRV混合感染;2018年病例中5头仔猪为PEDV和PCV2混合感染。2、发病猪场血清抗体检测: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了发病猪场的CSFV、PRV、PCV2、PRRSV、PEDV的抗体,2017年和2018年该猪场暴发腹泻后的血清共86份。结果表明,该猪场2017年PRV、PCV 2和CSFV抗体水平较高(阳性率为83.33%-100%),而PRRS抗体(阳性率5.53%)和PEDV抗体(阳性率28.99%)水平整体偏低;2018年血清检测结果表明PRV抗体、PCV2抗体和CSFV抗体检测均为100%,PRRSV抗体总体阳性率为46.15%。3、发病猪场的PEDV S基因变异分析:取3份阳性PEDV病料,扩增全基因并测序,以CV777的序列为参照,与3条该猪场的S基因序列SCNJ20171、SCNJ20172、SCNJ2018 比较分析。CV777分别与 SCNJ20171、SCNJ20172、SCNJ2018间单碱基变异位点数量依次为28、19、305;插入位点数量依次为5、2、3;缺失位点数量依次为3、3、4。本研究的3条S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公布的35条PEDV序列进化分析,所有PEDV毒株可划分为两大类(Group I和Group II),SCNJ20171 和 SCNJ20172 与 CV777 亲缘关系较近且属于 Group Ⅰ;SCNJ2018划分到Group Ⅱ,表明2017年与2018年该猪场的PEDV流行毒株已发生变异。4、发病猪场腹泻的针对性控制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加强生物安全、环境控制、落实各项消毒工作和开展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2017年该猪场腹泻暴发后根据其PEDV流行毒株S基因型分析结果选用哈兽研的CV777三联活疫苗免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该猪场再次暴发PED,根据流行PEDV毒株S基因分析结果,更换了 PEDV疫苗,选用武汉科前科泻宁二联活疫苗控制了疫情。本研究对四川某猪场的两次典型腹泻病例进行了全面的病原诊断、抗体监测、毒株变异监测,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本研究在仔猪猪腹泻病的临床防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